第二百四十一章 憋了一個大招(第2/3頁)

‘奶酪?’

陳皮心裏嘀咕,他越發的聽不懂了。

趙煦一直在盯著身前的奏本,這是童貫寫來的,關於軍改的方方面面。從這道奏本裏可以看得出,樞密院與兵部的軍改計劃推行的相當順利,有了可喜的進展,北方各路並沒有出多少亂子。

趙煦暗自點頭,這與他得到的情報比較吻合。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小黃門悄悄進來,在陳皮耳邊低語了幾句。

陳皮神色不動的揮退他,等趙煦有了空隙,這才側身,道:“官家,蘇學士進宮了,去了慶壽殿。”

趙煦剛剛要歇會兒,拿起茶杯的手一頓,轉向他道:“我不是說過,不準外面的人去打擾小娘嗎?”

陳皮一躬身,請罪地說道:“太妃娘娘一直希望蘇學士能入宮教導十三殿下,所以禁衛沒敢攔。”

趙煦哼笑了一聲,抱著茶杯,看向宮外道:“這倒是個好空子。”

陳皮猶豫了下,道:“要不要,讓人將他趕出去?”

趙煦拿著茶蓋擺了擺手,道:“用不著。”

說完這一句,他又有些感慨地說道:“這位蘇先生還真的是,難怪不容於朝廷,三翻四次的被流放出京……”

蘇軾這種凡事急於冒頭,絲毫不懂得變通,不講究方式方法的人,也就是大宋朝廷比較‘和諧’——不殺人。

要不然,蘇軾不知道被人整死多少次了。

趙煦喝了口茶,看向青瓦房方向,忽而的笑著道:“章相公憋了一個大招啊……”

陳皮躬著身,仿佛沒有聽到。

趙煦說完這一句,又喝了口茶,道:“章相公這麽賣力氣,朕也不能閑著,你去,將我大宋的勛貴公卿的名錄整理出來。”

陳皮語氣平淡無波,道:“是。”

外面人不知道章惇在謀劃什麽,陳皮作為趙煦的大太監卻是心知肚明——何止是大招啊……

趙煦放下茶杯,雙手揉了揉臉,鎮定精神,繼續看著身前的奏本。

與此同時,蘇軾已經到了慶壽殿。

朱太妃對於蘇軾的到來很是高興,還以為蘇軾答應了,十分振奮與客氣的將蘇軾迎進去,笑著說道:“蘇學士快請進,無需拘禮,請坐。”

朱太妃對於蘇軾這樣的文學大家很是敬重,又是要給趙似做先生,真的是一點怠慢沒有。

蘇軾恭恭敬敬的行禮,沒有坐下,直言說道:“娘娘,下官是戴罪之身,回京是為了家中喪事,沒有政事堂的許可,下官不能留京。”

朱太妃不以為意,笑著說道:“蘇先生這個放心,我去給你說,政事堂的幾位相公,還是能給我一點面子的。”

朱太妃這點自信還有的,再不濟,趙煦還是肯聽她的話的。

她之所以這麽急,其實是因為趙佶被廢後,引起的擔憂。他的一個兒子是官家,已經不用她繼續擔心了,但是小兒子趙似,未來的路令她憂心忡忡。

蘇軾這次來,自然不是回來繼續做宮裏的侍講學士,沉吟著說道:“娘娘,可聽說……朝廷要廢除科舉了?”

朱太妃倒是沒怎麽關注宮外,宮裏的人也不會給她說這個,聽著愣了下,道:“廢除科舉?”

朱太妃是那種居家過日子,只要家裏好,外面根本在乎的女人,但饒是如此,她也知道廢除科舉不是小事情。

她旋即明白了蘇軾的來意,臉上殘留的笑容沒了,淡淡說道:“蘇先生,我只是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麽多事情。這些自有官家與政事堂的相公們管……”

蘇軾擡起手,道:“娘娘,現在朝局混亂,諸事復雜,臣擔心官家被人蠱惑。廢除科舉,實乃亂政中的亂政,事關我大宋國社根本,臣請娘娘萬務與官家分說清楚……”

朱太妃有些煩躁,打斷他道:“如果蘇先生確實不想入宮,我也不勉強。”

蘇軾見朱太妃不高興,勸說不動,心裏不安更多,強壓著,擡起手道:“請娘娘,請官家三思,臣告退。”

朱太妃看著蘇軾一臉的憂色,似乎覺得剛才有失禮數,連忙站起來,送蘇軾出了慶壽殿。

蘇軾猶豫再三,心裏還是一嘆,沒有說什麽,徑直出宮。

朱太妃看著蘇軾的背影,有些猶豫起來。

她不想摻和趙煦的事,給趙煦平添煩惱。蘇軾這樣的憂心忡忡,讓她有些不忍心。

這時,一個宮女走過來,道:“娘娘,那朱淺珍家的娘子又來了,帶了不少東西。”

朱太妃皺了皺眉,她雖姓朱,卻與朱家完全沒有關系,正厭煩,直接道:“東西留下,人就不見了。”

朱太妃說完,又道:“趙似,幼娥現在在幹什麽?”

宮女道:“十三殿下與十公主都在福寧殿,十三殿下在騎馬,十公主在給官家做扇子,上次那一把好像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