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2/3頁)

旋即,蔡攸看了看滿廳裏的二十多人,神色不動上前,低聲道:“殿下,您要怎麽辦?”

趙佶背著手,挺著腰,冷哼道:“將那李闐抓到你們這裏,先打一頓,不準他亂說話。另外,他報的哪裏的官,你去讓他們不準再查了。”

這對蔡攸來說自然是小事情,只是要瞞著官家嗎?

蔡攸心裏估算著這件事,想了想確實是小事情,便道:“殿下放心,我去擺平。”

趙佶一臉威嚴色的點點頭,轉身就走。在他看來,就是小事情,沒什麽大不了。

趙似倒是有些緊張,小心謹慎的跟在趙佶身後。

趙佶出了皇城司,就有恃無恐,大搖大擺的繼續走著。

便衣禁衛看著,沒有動作,繼續暗中跟著。

倒是刑部的差役見他們隨意進出皇城司,面面相窺,知道事情大了,一個人繼續盯著,一個人去匯報。

趙似回頭四顧,低聲道:“老十三,咱們回去吧。”

趙佶無所顧忌,道:“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回去。走,我帶你去翡翠閣,以前一直想去來著。”

趙似掂了掂腰間的錢袋,點頭道:“好,那我給小娘買點首飾。”

趙佶眨了眨眼,沒有說出翡翠閣其實是青樓的事。

刑部這邊報上去,迅速引起了重視,這個案子自然沒什麽大不了,倒是有人能隨意出入虎狼之地皇城司,刑部就要認真起來了。

一個員外郎跟過來,看到趙佶與趙似,使勁的肉眼,再三確認後,拉過李闐,低聲喝道:“你確定是他們?”

李闐自然認得趙佶,不是見過一次兩次了,有些愣愣的道:“是他。”

員外郎擰起眉頭,這兩位他認識,一個是十一殿下趙佶,一個是官家同母弟趙似,哪裏能輕動?

員外郎左思右想,見著他們奔著翡翠樓,低聲道:“你們守著,我們回去一趟。”

兩個衙役與李闐瞬間預感不妙,這兩個小公子的身份可能極其的不簡單!

員外郎回刑部的時候,趙煦這會兒在垂拱殿見著三個人。

一個是樞密使章楶,一個是兵部尚書許將,還有戶部尚書梁燾。

許將一臉沉色,道:“官家,夏人再次來犯,應該是我朝囚禁,殺了兩批夏使的緣故。”

機要房剛剛得到情報,比樞密院還快了一步,夏人集結了三萬人,再次入寇。

不過,因為上次夏人大敗,章楶趁機搶奪了諸多要塞,夏人根本沒能踏入環州等境內,而是被擋在了塞門砦。

趙煦倒是不擔心,夏人大敗,不可能短時間再次集合大軍而來,聽著許將的話,微微點頭。

章楶想了想,道:“官家,臣雖然有所安排,但總歸不放心,臣請將種師中,種建中兩兄弟派回去。”

因為朝廷的糾葛,加上軍制要改,還有京外駐軍的統領,這些將領沒能立刻離開。

趙煦想著那些將領,他心裏是有既定計劃的,慢慢思索,道:“折可適,種師中回去,種建中留下。”

種建中,人高馬大,神色木訥,但練兵、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宗澤幾次上書誇贊,稱其‘外憨內秀’。

許將,章楶沒有異議的應下。

趙煦對這次夏人來襲沒有多余的反應,轉而就道:“蘇相公那邊你們不用擔心,按計劃行事。”

許將,章楶擡手,瞥著戶部尚書梁燾一直欲言又止,兩人便擡手告退。

趙煦轉頭看向梁燾。

梁燾神色猶豫,遞過一道奏本與兩枚大錢,道:“官家,前幾日,戶部收到了一筆一萬貫的捐納。”

一萬貫,換成銀子相當於一萬兩,這麽大一筆錢,不是隨隨便便能拿出來的。

趙煦神色微訝,接過奏本,卻拿著大錢翻來覆去的看。

這大錢上印的是‘皇宋通寶’。

宋朝的錢幣十分的復雜,復雜除了材料外,還有就是每次改元就要鑄幣,宋朝皇帝的年號,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幾個,這麽多年下來,各種錢幣非常的多。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私自鑄幣,這就使得銅錢更加的錯綜復雜。

‘皇宋通寶’,宋朝沒有‘皇宋’的年號,這個是仁宗朝鑄造的。

趙煦看著這兩枚錢幣,心思浮想聯翩。

宋朝的貨幣市場的問題,除了銅錢額度太小,不易攜帶等原因外,還有幣制、幣值的復雜。

但宋朝缺銀子,並且想要轉換貨幣也沒那麽簡單。但銅錢一定程度上確實已經阻礙了宋朝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作出調整。

趙煦盯著兩枚銅錢,心裏沉吟不斷。

梁燾見趙煦一直不說話,不敢打擾,束手安靜的等著。

趙煦好一會兒才回過神,拿起奏本,翻開看去,頓時更驚訝了,擡頭看向梁燾,道:“你說,是九弟捐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