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著急了(第2/2頁)

但不夠徹底,並且元祐初,被司馬光全數廢除了,沒有得到貫徹,反而使得‘舊黨’惱羞成怒,報復性的做出了更多的事。所以,失敗的‘方田均稅法’不止沒有完成目的,並且進一步加重了土地矛盾,成了‘惡法’!

這個是新編的,是趙煦命政事堂與六部共議後的結果,但裏面依舊有很多東西令趙煦不滿意,比如裏面的懲戒簡直沒有,對各地的責任沒有明確,沒有足夠強力的驗核,後續也沒有鞏固的政策配套。

以趙煦的眼光,這‘方田均稅法’雖然吸取了一部分熙寧年間的教訓,還是遠遠不夠的,至少‘徹底’、‘全面’四字沒有體現出來。

趙煦足足看了一個時辰才算看完,倒了杯茶,拿著茶杯,眉頭不自禁的皺起。

他發現了一件事,哪怕‘新黨’篤定變法,在很多事情還是沒有出圈,本質上都是宋朝的士大夫,既得利益階層。

區別在於,‘新黨’有一定的取舍,在國家與自身之間在尋找新的平衡。

‘舊黨’則是頑固的堅守自身的利益,不肯退讓半點。

“還不夠。”

趙煦撥弄著茶水,輕聲自語。

‘新黨’的變法,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對於趙煦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新黨’看到的是十年,二十年,但趙煦要看五十年,甚至更遠!

這個時候的宋朝有著非常好的基礎,不做的徹底一點,簡直太過可惜!

趙煦喝了口茶,看著這道新‘方田均稅法’,準備對它進行修改。

“官家,舍人房有三道奏本送過來。”門外響起敲門聲,陳皮的聲音隨後跟進來。

趙煦嗯了一聲,道:“進來吧。”

陳皮將三道奏本從盤子裏拿出來,遞給趙煦。

趙煦看了眼上面的封條,擺了擺手。

有封條,說明只有舍人房看過,政事堂還沒去。

陳皮拿著盤子,悄步退出去。

趙煦撕開封條,看向第一道,這是原三司副使的彈劾奏本,其中詳細羅列了進來被罷職的朝臣,言稱:‘罪或有實,然多與惇怨’,‘士人重名、官則守節,名節皆失,人立何處’,‘今惇行若奸佞,狀若逆賊,古之未有’。

這道奏本,大部分是抨擊章惇肆無忌憚罷黜官員,打擊異己,培植私人的。

與當年彈劾王安石別無二致。

趙煦放到一邊,拿起第二本。

這是元豐年間宰執蔡確的奏本,這道奏本裏沒有攻擊任何人,而是對時事進行了點評,全部都集中在章惇身上,最終語氣平和的認為章惇‘行事過激,章法無度,操之急切,徒勞無功’。

這是一個貌似的理智派,在貌似客觀的分析朝局。

趙煦對蔡確回歸朝廷心思很是了然,面色如常的放到一邊,拿起最後一道,這是當朝宰相蘇頌的。

趙煦眼神微動,認真看去。

蘇頌在政事堂被架空,除非有什麽事情非要他出面不可,否則都在政事堂喝茶,寫書以及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現在,他突然上了一道奏本,趙煦本能的有所警惕。

蘇頌這道奏本,倒是沒有像前面兩人一樣,而是在‘展望未來’,拿出了很多例子,指出‘新舊反復,弊大於利’,並且‘一黨盈朝,尾大不掉’。

趙煦看完,面色沉吟。

他將三道奏本放在一起,目光平靜,心裏是若有所思。

不多久,他輕輕一笑,自語的道:“著急了。”

三道奏本被放入抽屜,全數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