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二十萬大軍(第2/2頁)

趙煦看著眾人,道:“這塊金牌沒有什麽特別的意義,就是朕感謝諸位卿家為我大宋的犧牲,是朕個人的感謝。”

童貫聽著,上前一個個發放。

眾人倒是沒想到有這一出,連忙躬身擡手的接過。

章楶是第一個,摸著冰冷又質地十足的金牌,表情微微動容。

許將,王文郁,孫路,種建中,種師中等人都有,每一個人都表情激動,謹慎小心的接過。

趙煦做完私心之事,便笑著道:“諸位卿家,咱們走走,跟朕說說環慶路這一戰,待會兒,站也跟你們說說開封城裏的事情。”

環慶路已經大勝,說的自然都是功勞,可開封城裏就不一般了。

包括許將在內的人,神色微肅,跟在趙煦身後,慢慢踱著步子,向著開封城方向走。

章楶開始說著環慶路這一戰,事無巨細。

從他自細作得到夏人來襲的情報開始,章楶就一直在做布置。夏人來勢洶洶,攜有鐵騎,三十萬大軍,他篤定無法迎面作戰,於是制定了‘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戰術。

章楶說著,其他各路將領隨後做補充,王文郁,孫路,種家兄弟,折可適等人適時說話,講述著他們作戰經過。

雖然他們說的簡簡單單,但趙煦還是能感受到其中的艱難與危險。

如果夏人突破了環慶路,那就能一馬平川的抵達無險可守,並且兵力空虛的開封城!

那樣的後果堅持不可想象!

足足說了近一個時辰,話頭才算制住。

哪怕這些是西北諸將的親身經歷,但事後回想起來還是驚心動魄,一時難以平靜。

趙煦默默聽著,心裏也是暗自松口氣,這一戰大勝,對他來說,用太多的好處!

最重要的,就是這二十萬西北軍牢牢的被他掌握在手裏!

有了這二十萬大軍的底氣,誰人也動搖不了他屁股下的那張龍椅!

他皇位坐得穩,那他的改革就無人可擋!

又走了一陣子,趙煦笑著道:“諸位卿家確實是我大宋棟梁,朕之股肱。朕知道,你們擔心京中的事情會牽累到你們,你們放心,朕仔細看過那些卷宗了,與你們關系不大,即便有,朕通通赦免。”

不少人面露緩和,他們這些邊將邊帥,大部分年齡過了四十,怎麽可能逃得過綿延幾十年的‘新舊’兩黨的黨爭,尤其是與京中的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關系。

眼見官家金口玉言的保他們,心底是徹底踏實了。

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王安禮了。

趙煦穿著厚厚的棉衣,迎著微冷的寒風,道:“你們說了環慶路的事,朕也跟你們說說京中的事。”

眾人神色暗凜,近半年京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太皇太後撤簾,‘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皇太後的那些人基本被清算了幹凈,甚至於還死了兩位相公,四五位相公還在獄中。

趙煦沉吟片刻,道:“蘇轍持身還是可以的,但環慶路軍餉丟失,作為三司使他難辭其咎。他被暗殺,是幕後之人殺人滅口,這裏面,有呂大防呂家涉入,還有宗室親王。呂大防畏罪自殺,引發了朝野爭鬥。有人將熙寧年間的‘登州阿雲案’重新挑起,將朕置於了不孝的境地,司馬光等人在這件事上,其心可誅……朝廷改制是為了收攏分散的權力,過渡的制衡令朝廷施政沒有效率……朕矢志繼承先帝遺志,復起新法,你們也知道,這件事從父皇登基之初就引起朝野爭鬥,現在更甚……”

趙煦的話裏,沒有提及高太後,有些輕描淡寫。

但在場的哪一個不是人精,都能聽得出開封城裏這段時間的刀光劍影,危機重重。

許將神色平靜的跟著,瞥著章楶身後等人的表情,忽然問道:“官家,京裏可還太平?臣聽說,章子厚章相公是個火爆脾氣,片刻等不得。”

趙煦先是怔了下,旋即明白許將的意思,語氣輕松的笑著道:“也不全是他,不過,朕已經告訴政事堂,所有事情,要在今年收尾,明年之後,再大的事,也低調些處理,不能弄的人心惶惶,天下不安生。”

許將見著王文郁等人表情松緩,又道:“官家,我在西北多日,與諸位邊帥有所接觸,他們都習慣了疆場,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在朝廷怕是不習慣,恐會給官家惹禍,讓官家難做。”

一眾人看向許將,都面露感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