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火如荼(第2/2頁)

趙顥眼神微閃,顫巍巍的行禮道:“見過娘娘。”

孟美人見著趙顥,也是屈身行禮,道:“見過皇叔。”

趙顥目光閃了下,沒有多說,快步向裏面走去。

孟美人不曾停留,點頭之禮後,就回轉仁明殿。

孟美人剛坐下,就有宮女端著盤子進來,輕聲道:“娘娘,該安排今晚的侍寢了。”

對於後宮的侍寢,趙煦一直很隨意,除非特別需要,幾乎沒有主動招過誰。

孟美人看著盤子裏一個個名字,抿了抿嘴,道:“劉美人。”

宮女看著孟美人,輕聲道:“娘娘,官家一旬才招兩三次侍寢,娘娘您……”

她的話,不言而喻。趙煦還沒有子嗣,後宮裏的女人,母憑子貴,子嗣萬分重要!

孟美人神情不動,道:“去吧。”

宮女沒有再多說,應聲端著盤子轉身出去。

此時的慶州,充滿的了戰前的緊張。

章楶以環慶路經略,統管北方五路,領各路經略,總管,節度使等等。樞密院對五路的各種官職進行調配,‘舊黨’之人幾乎全數被替換。

孫路繼王安禮擔任河東路經略,王安禮是王安石右弟。王文郁則擔任熙河路經略。

折可適,姚雄,鐘傅,種樸,種師道、種師中等皆在殿中。

殿中,一群人正在出謀劃策,章楶在對各路進行布置,調兵遣將。

殿中人幾乎都帶著渴望一戰的激動與振奮,就差摩拳擦掌了。

暫留環慶路的王安禮見著,心裏不安,開口道:“夏人之所以突然集結如此多的兵力,是因為我朝內部不穩。我們現在應該防守為上,等待開封穩定,而後才能圖謀北伐……”

這句話,大壞氣氛。

眾人一怔,全都看向他,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反對北伐。

王安禮的官職並不高,但他身份特殊——王安石幼弟。

王安石是變法派的精神領袖,對王安禮自然也是‘禮讓三分’。

一群人的目光慢慢又轉向章楶,章楶手持聖旨、金牌,統領北方五路,有先斬後奏之權,只有他能壓得住王安禮。

章楶須發皆白,低著頭審視著地圖,頭也不擡,語氣果斷如鐵道:“正因為如此,我朝更不能怯弱,這一戰,必須要勝,而且是大勝!王經略,此時,應當眾志成城,不可亂言動搖軍心!”

王安禮神色動了動,瞥了眼眾人都有些不善的目光,心裏嘆了口氣,擡手道:“是。”

章楶看著地圖,道:“夏人分了五路,我們也需要有所側重……”

一眾人聽著,神色肅然,作認真聽令狀。

王安禮看著,心頭更加沉重。

現在的情形,像極了元豐四年。當時夏人也是帝後爭權,內訌不斷。朝廷認為是好機會,發動六十萬大軍,五路伐夏,最終,是一場大潰敗!

現在,情形調轉,大宋帝後爭鬥不休,內訌此起彼伏,夏人攜大軍而來。

他們大宋這邊不但不防守,居然要主動出擊!

夏人若是那麽好打,元豐年間怎麽會五路大軍功敗垂成?

沒人理會王安禮所想,五路邊軍的統帥幾乎都很想打,沒人希望繼續‘舊黨’時候的斥地求和,憋屈堅守。

北方五路,聚集了二十多萬大軍,錦旗招展,士氣如虹!

此時的西夏大軍,已經離邊境不算遠了。

……

此刻的開封城,隨著北方五路的不斷備戰,戰爭氣氛越來越濃,但關於是戰是和的聲音依舊不絕於耳,時不時有人上書,分析利弊,要求朝廷罷戰,與西夏和談。

戶部,樞密院,兵部到政事堂,青瓦房,機要房,日漸忙碌,已經沒空理會朝野的嘈雜聲音。

垂拱殿裏,關於北方五路的消息是越來越多。

西夏明擺著是要趁宋朝這邊內亂,大大的占一次便宜!

趙煦的工作量,比以往增加迅速,直到深夜都沒有結束。

垂拱殿裏掌著燈,趙煦埋頭審視,批閱奏本。

陳皮悄悄走過來,低聲道:“官家,劉美人來了。”

趙煦正看的入神,隨口道:“嗯。”

陳皮悄悄退下,不多久,一身輕衫薄綢的妙齡少婦,端著一碗,輕手輕腳的走進來。

趙煦聽到聲音,擡頭看去。

只見劉美人膚如凝脂,貌美如花,剛剛沐浴過的臉上水嫩的帶著絲絲紅暈,抿著嘴,瓜子臉淺笑著,柔美艷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