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2/2頁)

趙煦一系列動作之下,造成了朝野的急劇混亂,外加改制,混亂就更大了,開封城裏謠言四起,無數居心叵測的人在遊走,趁風而起,火上澆油。

趙煦瞥了眼陳皮,淡淡道:“你去見蔡攸,告訴他怎麽做。”

陳皮抿了抿嘴,小心謹慎的躬身道:“遵旨。”

蔡卞微怔,連忙道:“臣已命刑部,開封府彈壓,張貼告示,安撫人心。”

趙煦點點頭,道:“剛剛改制,難免運作不熟,蔡卿家,你召集六部七寺,穩住他們,再發文給沿黃河各路州府,要他們全力協助,但有推卸敷衍,嚴懲不貸!”

“臣遵旨!”蔡卞擡手應聲。

趙煦目送他離去,臉上沉色的猶自在沉吟。

親政之後,接過的不僅僅是權力,還有責任。隨著了解的增多,他壓力越大,改革之心日益急切。

此時,開封城大雨傾盆,猶如河水倒灌,路上的積水沒過小腿,三丈之外看不清人。

即便如此,還是阻擋不了謠言的傳播。

一處古色古香的茶樓內,一群身穿儒衫,三十上下的男子們在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這是龍王爺發怒!”

“是啊,聽說是官家倒行逆施,惹怒上天,這才降雨懲罰!”

“城外傳來的,我聽說,要決堤了,堵不住!”

“這真是龍王爺發怒啊,好些年沒有洪水了……”

“誰說不是呢?官家上不尊祖,下殺賢臣,廢祖制,罷三省,還有比他更昏庸的皇帝嗎?”

“你們看到沒有,眼前的情況,像極了隋末,當今,與隋煬帝何其之像……”

“是啊,大運河,調集無數軍民,勞民傷財,寒盡天下人心……”

“不瞞你們說,我有不好的預感,總覺得……要出大事情!”

“像!太像了!”

……

這時,河北路登州,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坐在一棵大樹下,渾身濕透,手裏拿著幹餅,咬了幾口,看著瓢潑大雨,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眼神堅定,再次上路。

李固渡河口。

黃河的水渾濁不清,在大雨之下,洶湧的拍打著河岸,滾滾入地龍,咆哮如雷,仿佛隨時都可能沖出來。

李清臣神色肅重,指揮著數千人抗洪加堤。

如果這裏決堤,洪水沖出來,河北兩路起碼要被淹沒大半,後果不堪設想!

蘇頌,章惇,許將,楊畏等遇到的情況幾乎很相似,這一次的大雨前所未有,他們調集了幾乎所有的人力物力來堵住缺口,防止洪水沖出河道。

新體制下的朝廷,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抗洪救災上,但這沒能消解黨爭,反而越演越烈。

雙方攻訐的焦點轉移到了‘治河方略’上,從動用軍隊抗洪救災‘不合祖法’、‘衛國利器,禦於泥水’、‘人心不安,望企改正’等等。

同時,對蘇頌,章惇,蔡卞,許將等人的攻擊,幾乎是全面化的,從頭到腳,被抨的一無是處,全部都是古來‘極惡’!

趙煦沒空理會他們,一天到晚都盯著黃河,若非他不能離開,一定想去現場看一看!

伴隨著外面的‘爭議聲’,宮內也不太平,奇奇怪怪的流言蜚語肆虐,有些黃門,宮女看趙煦的表情有些怪怪的。

慶壽殿。

趙煦正在陪朱太妃吃飯,神情猶自不屬,不時翻看一下陳皮等人送來的奏本。

朱太妃看著趙煦疲憊的神色,面露憂色,不斷的給他夾菜。

趙似吃了幾口,看著趙煦,忽然說道:“官家,我為你分憂,我跟宮裏的人說好了,都去幫官家治河。”

趙煦正翻著河南府的奏本,聽著微微一笑,剛要誇獎兩句,猛的轉頭,雙眼大睜的看向趙似。

趙似被嚇了一跳,不自禁的往後縮。

朱太妃與趙幼娥也有些害怕,不安的看著趙煦。

趙煦連忙收斂表情,笑著看著趙似,道:“十三弟,你確實可以幫我。陳皮,擬旨,命十三弟趙似為欽差,代朕巡視河道,撫慰賑災軍民!”

朱太妃一驚,抿著嘴,看著趙煦欲言又止。

趙煦自然知道朱太妃擔心,笑著安撫道:“小娘,沒事的。趙似就是去走一走,不會去危險的地方。”

不等朱太妃說話,趙似就板直小臉,一本正經的肅色道:“是!”

趙煦看著他,九歲的小家夥臉上頗為堅毅,暗自點頭,又轉向陳皮,道:“將童貫叫回來,還有劉橫,陪著十三弟去,用朕的禦攆。”

朱太妃想說什麽,卻沒說出口。

陳皮應著,轉頭去安排。

趙煦滿心記掛黃河的事,又安撫了朱太妃幾句,便匆匆離開,回轉垂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