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來了就別回去了(第2/2頁)

現在的朝局十分復雜,周圍六路的禁軍加上廂軍,數量可能有十萬!

這麽多軍隊齊聚,而且離開封並不遠,若是被有心人操弄,哪怕是被挑唆,或者某些事情激起眾怒而動亂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許將從容的瞥了眼章惇,道:“是。陛下讓兵部一直在做準備,目前已摸清了大致情況。京西北路,京東兩路,淮南兩路,京西南路共六路,總人數十一萬,暫定治河半年。調集軍隊,不止能省下大量錢糧,減輕百姓負擔,治河期間,還可趁機去腐存清,對六路軍隊進行整治。”

許將的話,並沒有說滿,至少京城外的秘密軍營沒有提及。

許將說的這六路,基本都在南方,不涉及夏遼前線。

蔡卞聽著,還是皺眉,在這個敏感時刻,調動這麽多軍隊,還聚集在開封城附近,稍一不慎,可能釀出大禍事!

他剛要說話,章惇雙眸灼灼,語氣果斷如鐵,道:“六路還不夠,既然修,那就徹底的修一次!再加兩浙,江南東路,共八路。這件事,樞密院出調令,兵部與工部負責統帥調配。雨季就快到了,兩天後就下令!”

許將凝目看著章惇,這位章相公果真是雷厲風行。

蔡卞卻知道,章惇早就迫不及待,調動這些軍隊,也是想要趁機奠定對地方的控制權,以此推開他的新法。

蔡卞心裏還是不安,最近朝局越發不穩,他們剛剛廢除了三省,人心動蕩,謠言四起,厄需時間來消化。

蔡卞思索再三,謹慎的道:“一路一路的調,不要一口氣調過來。另外,要將他們分散打亂,各路節度使,經略使等不得領兵,還要有軍隊隨時可以彈壓,以防萬一!”

章惇這次沒有反駁他,點頭,表情不動的道:“你說的沒錯。不過只要彈壓一段時間即刻,令他們老實了,分散打亂後,他們鬧不起什麽浪花來,去見官家。”

說著,他就徑直站起來,道:“你們也來。”

蔡卞與許將對視一眼,不知道章惇在想什麽,只得跟著章惇出了青瓦房,來到垂拱殿。

到了垂拱殿,章惇說出的一番話,令在場所有人都面露驚色。

即便是趙煦,也是皺眉,道:“章相公,是要調章楶離開環慶路,進駐秦鳳路?”

趙煦能明白章惇的意思,但西夏蠢蠢欲動,西軍需要加緊備戰,怎麽能輕易撤離?這個舉動,會給軍心帶來巨大的沖擊!

蔡卞與許將想的更多,緘默不語。

章惇無所覺,直言道:“陛下,也無需全數,半真半假,暫時穩住即可,不出一個月,便能調回。臣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趁機整頓秦鳳路,永興軍路,日後夏人若來,這兩路將是最大的後方支援,必須穩住。太皇太後聽政七年,軍備廢弛,人心渙散,必需整肅。”

趙煦看著章惇,又瞥了眼蔡卞與許將,神色沉吟。

章惇說的是有道理的,也能理解蔡卞與許將的擔憂。

若真的出現亂子,在開封城附近大戰,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章惇見趙煦不語,當即擡手,道:“陛下,臣可以性命擔保,絕不會出亂子!陛下剛剛親政,與夏一戰,絕不能有失。章楶為人沉穩,能力出眾。一定能整肅秦鳳、永興軍兩路,為與夏一戰,為日後的變革打一個堅如磐石的基礎!”

許將登時明白了,章惇調集南方八路,又有北方兩路,這十路環繞開封,又是最強軍力,只要這十路大軍握在手裏,再大的變革,天都塌不下來!

蔡卞不自禁的摸起三角胡,神色凝重與思索。

十路禁軍,加上廂軍,總數可能會超過二十萬!

這樣大的調動,一個不好,真的會失控!

他瞥了眼章惇,又看向趙煦,神色越發沉凝。

這對君臣的格局一個比一個高,膽魄更是一個比一個大,或許官家真的可能被章惇說動。

果然,蔡卞還沒想清楚,趙煦就面上若有所思的緩緩點頭,慢慢地說道:“西軍無需動,傳章楶入京,朕要與他面談秦鳳路,永興路的事。其他的,許尚書已經安排好,朕看過了,沒有大問題,你們再仔細推演一番。”

章惇見趙煦表現出了上位者該有的從容自信,並沒有過多的遲疑與慌亂,暗自振奮,擡手起身,神情認真、堅定的沉聲道:“臣遵旨!”

許將沒有蔡卞那麽擔憂,雖然多加了兩路,但對許將來說,問題並不大。

黃河那麽長,並非是集中在開封城附近,打亂安置,控制一些頭頭腦腦,即便有亂子也不會有多大。

趙煦沉思了一陣,盯著三人,道:“既然離開了駐地,就不要讓他們再回去了,即便治河結束,以修路,通衢,開墾都理由,繼續四處調派。同時,兵部要對他們進行甄別,抽調,組建新軍,派駐各地。樞密院,拿出一個裁軍方略來,不止是禁軍,廂軍也在內。不是讓你們立刻著手,先做準備,悄悄的。該有的待遇,給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