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動山搖的改制(第2/3頁)

青瓦房三相以及六部尚書六人,七寺寺卿七人,十六個人站在垂拱殿正殿內。

蘇頌慣常沉默,章惇銳氣勃勃,蔡卞神色振奮,其他人各有表情,總之興奮居多。

隨著權職的分配,三省以及三司衙門等的權力被政事堂與六部七寺瓜分,六部七寺的實權得到極大的擴充!

趙煦看著案桌上的文書,是這些天他們君臣擬定的改革條款,林林總總二百多條。

吏部,重新掌管了官吏的選拔,調配,考察,任免等等,考課院等成為歷史。

刑部掌握了刑獄,審刑院之類被無聲的廢除,成為真正的三法司之一。

戶部幾乎取得了三司衙門所有的權力,將賦稅,戶籍,田畝等權力握在手中。

禮部,工部等同樣權力大增。

相對來說,兵部沒有多大變化,它的職權大部分是被三衙以及樞密院分走,三省涉及不多。

而七寺同樣得到了權力擴大,掃除了眾多的制衡牽制,條條框框以及被分配、虛代的職務與權力,著實成了實權衙門。

趙煦慢慢看著,暗自點頭。

這幾天,在垂拱殿他們日以繼夜的開會,趙煦沒少與這些人爭執,總算是取得了他比較理想的結果。

趙煦看了好一陣子,合上後,點頭道:“就這麽辦吧。”

章惇出列,道:“遵旨。不日臣就上書,廢除三省以及三司衙門等,權歸政事堂與六部七寺,同時對各級官員進行任免,調配,請旨允準。”

這是必要的程序。

趙煦微笑,道:“朕知道外面紛紛擾擾,但諸位一定要堅定,不可動搖。”

“臣等遵旨!”一眾人齊齊擡手。

這麽大的改制行動,遠超‘元豐’改制,並且還在諸多亂事紛擾之中,肯定會引起巨大爭議與反對聲。

宋朝現在的官吏系統基本固化,拐個彎誰都是親戚,有人若是被說動,這個時候亂說話或者亂來,會平添麻煩。

趙煦接過陳皮的茶杯,喝了一口,道:“朝廷這邊要盡快穩定,並且對地方上進行梳理,做出改制準備。另外,環慶路那邊的備戰,不能停,夏人準備多少人,我們就多少人,要調集精兵強將!這一戰,只能勝不能敗!再告訴環慶路,不能等著夏人打過來,準備好,可以率先進攻,給朕將夏人打趴下,跪地求饒!”

章惇是樞密院副使,當即應聲,道:“臣遵旨!”

一眾人看著章惇,目光閃爍,幾乎所有人都明白,相比於蘇頌這個‘前朝老臣’,章惇才是新朝宰執。

趙煦放下茶杯,繼續道:“現在事多復雜,諸位卿家多辛苦一些,每兩日,政事堂三位相公與六部七寺的卿家在青瓦房開會,每五日,在垂拱殿,朕與諸位卿家共商國是!”

“臣等遵旨!”

垂拱殿內的群臣,同時擡手應聲,聲音朗朗,在垂拱殿回蕩。

除了些臉部管理比較好的,幾乎所有人都很激動,掌握了權力,自然要做事。何況,他們本就‘新黨’居多,極其渴望恢復熙寧新法,改革大宋多年的弊政!

趙煦微笑看著這群人,心裏一樣澎湃如潮,道:“抽出一些時間,制定一個方略出來,我們不能像無頭蒼蠅般的蠻幹,也不能事到臨頭的修修補補,我們要有長遠的目標與計劃,有的放矢,不要太長,先定個四年,不要求全求大求快,抓主要問題來著力解決……”

‘不全面起復王安石變法’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蘇頌暗自松口氣,擡手道:“臣遵旨。”

章惇有些不甘心,想說話卻被蘇頌搶先,只能嚴肅著臉,跟著擡手。

群臣或多或少放下些心,他們之中,想要全面復起熙寧變法的人並不多,這麽多年過去,他們已經意識到變法中的種種問題。

並且,全面復起,折騰的太過厲害,暫時不具備那樣的條件。

趙煦定下了調子,自然沒人能反對。

又說了好一陣子,群臣三三兩兩離開垂拱殿。

一群人湊集在一起,竊竊私語,既忐忑又振奮,話裏話外都是對各種事情的討論,儼然都是急切的想要做什麽事情。

趙煦目送他們離去,心裏輕輕吐口氣,自語的道:

“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復雜的政局,叢叢制衡的體制,實在是束縛了趙煦的手腳,令他極其不舒服。

而今,總算是清理了。

陳皮立在一旁,越發的小心謹慎。他心裏給他立下了規矩:能不說話絕不多嘴!

他算是看明白了,眼前這位官家,膽魄太大,格局宏偉,必須足夠的謹慎與聰明才能一直留在他身邊!

又過了三天,範純仁被宣判,奪去一切官職,蔭封,恩祿,念及祖上功德,免除刑罰,指去給先帝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