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有辦法(第2/2頁)

蘇頌不知道他內心猜測的是不是對的,沉默再三,還是道:“官家,祖制縱有不妥,行之多年也有其道理,可改可不改,不可改,還請官家斟酌。”

趙煦眼神異色一閃,這位老相公還真是敏銳,他只是說了一句話,就被他猜到了。

趙煦瞥了眼章惇與蔡卞,微笑道:“蘇相公放心,朕心裏自有計較。”

蘇頌看向章惇與蔡卞,眉頭皺的更緊,心裏一嘆,道:“是。”

章惇看向蘇頌,劍眉豎起,繼而就平淡道:“臣遵旨。陛下,臣請修《神宗實錄》。”

蘇頌臉角又抽了下,深深的閉著眼睛。

後代修前代皇帝的‘實錄’是正常之舉,但這裏面可操作的東西太多了。

不止是對一個皇帝的蓋棺論定,還涉及當朝的那些文武大臣,這是要流傳後世的史書,誰能不在意裏面怎麽寫他們!

落到章惇手裏,司馬光以及‘舊黨’,還不知道會被寫成什麽模樣,‘奸賊佞臣’四字總是逃不過的!

趙煦思索片刻,道:“準。”

“謝陛下。”章惇語氣如常,劍眉翹動,如同要出世的利劍。

在蘇頌,章惇,蔡卞禦前奏對的時候,沈琦帶著趙煦的‘口諭’,相繼去了二範府邸。

朝野現在的關系及其緊張、敏感,尤其是趙煦近人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

隨著沈琦出宮,進入二範府邸,再等出來,不知道迎接著多少道目光的注視!

二範府邸依舊大門緊閉,無數心焦火燎的人想要‘探視’都被擋在門外,抓耳撓腮,沒有半點辦法。

但範府也不是什麽嚴密之地,沈琦帶去的‘口諭’還是傳了開來,在政事堂引起激烈的爭論。

‘新舊’兩黨再次燃起戰火,迅速爭吵起來。

“官家下旨斥責二位相公?不可能,二位相公在告假,為什麽要斥責他們?”

“三省政務一團糟,二位範相公當然要擔責,他們不擔責,誰擔責!”

“二位相公德高望重,舉世皆望,官家怎能輕易斥責!”

“斥責?告假三個月,有這樣的先例嗎?我看他們不如直接辭官回鄉養老的好!”

“哼,你懂什麽。這是官家在給二位相公台階下,招二位相公回朝!”

“我看你是豬油蒙心了!即便官家有這個意思,範百祿,範純仁還有臉回來嗎?不怕天下人嗤笑嗎?”

“相公之志豈是你們可以了解的,等二位相公回來,我看你們還怎麽囂張!”

“他們回不回來再說,你們惡意拖了那麽多事情,真的以為官家會一再容忍嗎?你們大禍臨頭了!”

“哼,大不了就是貶謫出京,你們這些奸佞小人,又能囂張到幾時!”

沈琦,姜敬都在看著,暗自搖頭,沒有摻和。

……

三天之後,晌午剛過,許將匆匆從城外返回,一臉疲倦又興奮的來到趙煦的書房,喝了口茶,就迫不及待道:“官家,目前我們已經籌調了一千五百人,都是廂軍中的精銳。那宗汝霖確實是個人才,不但見識廣博,能力也出眾,一千五百人管理的井井有條。目前正在搭建營地,確定訓練方略。臣回來,一個是向陛下要軍餉,二來就是武器裝備,三來,想要籌調更多的兵卒,臣等就需要確切身份……”

趙煦一直靜靜聽著,眼見許將這麽短時間就有這樣的進展,很是開心,笑著道:“不要著急。錢糧,軍械朕已經讓童貫去樞密院置辦了,過幾天就行。朕要跟你說的是另一件事。”

許將看著趙煦的笑容,也是好奇。

趙煦道:“前幾天,章相公來跟朕說,今年的雨季可能比以往來的要早,黃河有決堤的風險,所以請奏,想要搶在洪汛之前,對黃河進行修整。”

許將不奇怪,這是應有之意,靜等著趙煦的話。

趙煦臉上笑容更多,道:“章相公苦惱短時間內征調不到足夠的民夫,朕卻想到了。我大宋二十三路,養了多少閑軍,這次正好派上用場——令他們修河!兵部可以趁機統領,並且從中甄別,籌調,重新組建,也省得我們花力氣四處尋找,真是一舉多得!”

許將聽著,心裏想了想,道:“官家,讓禁軍修河築堤,並沒有先例,可能涉及數萬,甚至十數萬禁軍,朝廷那邊怕是不會答應。”

趙雙眼閃爍冷意的看向政事堂方向,道:“許卿家這句話,是說到點子上了。這三省權職交錯,復雜難言,層層拆解,分化,制衡,將六部變成了三級衙門,嚴重影響朝廷施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