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親政(第3/7頁)

高太後則皺眉,因為趙煦用了‘求情’二字!

趙煦見譚歷不動,頓時冷哼一聲,道:“祖母為你求情居然還不為所動,果然是無君無父,冥頑不靈!來人,拉出去,杖責六十,發大理寺治罪!”

譚歷猛的驚醒,噗通一聲跪地,道:“臣知罪!”

蔡攸可不管他知不知,趙煦不說話,蔡攸就要將譚歷徑直拖了下去。

高太後自然不能允許,否則她就真的成了陪襯,威嚴開口道:“杖責就免了吧。官家,今天是要議事的,不要為了這點小事生氣。呂卿家,開始吧。”

高太後話語未落就有人出列,擡手沉聲道:“啟奏陛下,臣彈劾元豐黨人蔡卞,曾布,章惇等一十八人,二十八條罪狀,請陛下嚴懲!”

來了!

這是朝臣們的共同心聲,惴惴不安的同時,悄悄擡眼向站在丹陛上的趙煦,又轉向簾後的高太後,然後是殿中最前面的呂大防,不少人心神顫栗,恨不得隱身。

趙煦余光瞥了眼簾子後的高太後,對朱太妃,孟美人按了按手,示意她們坐下,等兩人坐下後,趙煦慢慢落座,微笑著道:“元豐黨人?這已經過去七年了,卿家是才發現的?”

這個人擡著板笏,一臉決然,道:“啟稟陛下,這些人善於偽裝,太皇太後仁慈,寬宥,屢次給予機會,不曾想這些人毫不知收斂,肆意妄為,已到了不得不懲治的地步,請陛下明鑒。”

“請陛下明鑒!”

繼二連三,出來了有七八個人,在不大的紫宸殿裏,很是紮眼!

蘇頌回頭看了眼,老臉不動。

二範抱著板笏,沒有立刻下場。

梁燾,曹政,沈琦等人對視,沈琦本來要出列,被梁燾搖頭給阻止了。

馬嚴,黃鄯,韓宗道等人更不敢亂開口,余光四處瞄著,悄悄擦著頭上的冷汗,緊張的呼吸都快忘記了。

朱太妃是第一次臨朝,睜大眼看著,聽著,神情逐漸不安,她即便再不懂朝局也看出來了,這些人在欺負官家!

孟美人悄悄握著她的手,抿了抿嘴角。

趙煦端坐不動,直面朝臣,看著殿中的人生百態,不動聲色的道:“卿家說說都有什麽罪狀。”

第一個說話的人,當即再次舉起板笏,朗聲道:“第一,結黨營私,蒙蔽聖聽。第二,閉塞言路,身幹物議。第三,培植私人,任用奸黨。第三,行事於秘閣,無視朝廷規制。第四,倚恃黨惡、紊亂國政。第五,貪攬事權、延挨不請辭政。第六,不尊太皇太後……上違君父重托,下則殘害生民。逆惡種種、所犯重大。應將其黨羽革職、立斬,籍沒全族,革除一應供奉……”

趙煦一直靜靜聽著,神情卻不由自主的古怪起來。

‘新黨’幾乎都被發配去了嶺南,這些罪名,怎麽聽著都不像是‘新黨’,反而像眼前這些‘舊黨’的。

眼見這位大義凜然,毫無所覺的說完,趙煦都替他覺得尷尬,咳嗽一聲,道:“卿家,說的都是你嘴裏所謂的‘元豐黨人’所為?你覺得,現在的殿裏,有沒有‘元豐黨人’,亦或者,‘元祐黨人’?”

或許是趙煦的這一聲咳嗽,喚起了還舉著板笏躬著身的這位的一絲羞愧,令他沒法接話。

殿中沉默了片刻,又一個出列道:“啟奏陛下,這些人所為惡行基本都在元豐年間,遺禍至今,請陛下嚴懲不貸,撥亂反正,以正天下視聽,安萬千黎民之憤!”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又是十多個人,接二連三的附議,聲浪極高。

這時,範純粹出列,舉著一道奏本,朗聲道:“陛下,此是二百多位朝野官吏,王公勛貴的聯合奏本,請陛下禦覽。”

現在朝野沒人不知道這東西,趙煦神色不動,微微點頭。

陳皮立刻上前,接過來,遞給趙煦。

趙煦又看了眼範純粹,翻開看起來。

下面的範純仁擰眉,範純粹是他四弟,呂大防拉上範純粹,將他也綁了過去!

範百祿則看向還在被皇城司壓著的惶惶不安的譚歷,這是他的門生!

蘇頌默默無語,現在局勢是一面倒,即便官家找到借口將呂大防等人下獄,又怎麽能安撫朝野上下人心?在天下人皆反對變法的大勢下,即便是官家也不能硬來。

那是螳臂當車!

趙煦沒有看這道奏本的內容,直接看前面的署名。

他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有他叔伯,甚至爺爺輩分的王爺,有開國公國柱國的後代,有眾多頭銜是‘公伯’的人,有當朝文臣武將,幾乎都是五品以上,還有不少封疆大吏,以及手握重兵的邊帥!

哪怕有些署名未必是真的,但呂大防敢添在上面,就足以說明了這些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