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權勢擴張(第2/2頁)

周和渾身一個激靈,陡然醒轉,連忙道:“娘娘沒事,就是積勞成疾外加怒火攻心。”

周和說著,目光卻看向趙煦。

現在太皇太後昏迷,沒了這個主心骨,皇宮內外,誰能抗衡得了趙煦?別說收回玉璽了,就是再做些什麽,也沒人能阻擋!

趙煦見碗裏的藥差不多喂完了,這才轉向呂大防,蘇頌,道:“二位相公聽到了?朕沒有趁機加害祖母,是不是有些失望?”

蘇頌多少有些摸到趙煦的態度了,臉上依舊硬邦邦,道:“此等玩笑,官家切莫亂開,臣等年紀大了,接受不了。”

趙煦看著他,又瞥向呂大防,淡淡道:“年紀大了,就不要多想,更不要多事。”

蘇頌仿佛聽不出趙煦話語含義,低頭不語。他依舊不敢大意,心裏在思索著一些念頭。

太皇太後畢竟六十多了,這個時代長壽者並不多,六十已經是高壽。

如果,太皇太後醒不過來,或者活不了多久,朝局會有什麽變化?該怎麽走?

呂大防默默無聲,眉頭不知道什麽時候皺了起來。

楚攸又從外面進來,看了眼呂大防兩人,在趙煦耳邊低聲道:“官家,殿前司有些異動,張恒想要硬闖。”

趙煦擰著毛巾,擦了擦他自己頭上的汗,道:“我剛才見過他,他沒這個膽子,是不是背後有什麽人等不及了?”

趙煦說著,擡頭看向蘇頌。

蘇頌神色一緊,旋即明白了趙煦的意思,道:“官家放心,臣在這裏,由不得他們亂來。”

樞密院與‘三衙’,也就是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將兵權一分為二,相互制約。樞密院統調,三司統領,各負其責。

發展到現在,所有軍事行動都需要樞密院核準,尤其是兵馬調動更為敏感。

即便是高太後,也只能在樞密院的默許下,調動東京城裏的一小部分親信。

趙煦聽著蘇頌的話,微微點頭,沉吟片刻,道:“傳朕旨意:即刻起,陳皮提督皇城司。楚攸升任殿前司指揮使,三司衙門待查,三司使一應權職,由戶部尚書梁燾代理。”

蘇頌拄著拐杖,低著頭,沒有說話。

皇帝的旨意不是隨口說出來就行的,需要中書省擬旨,宰執簽署;門下省復核、侍中署名;然後再到宮裏重新書寫,蓋上玉璽,交由尚書省執行。

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卡住,這道聖旨就發不出來!

所以,蘇頌不說話,其實不言而喻。趙煦要發布這道旨意,不止需要他這個樞密使點頭,更需要呂大防這個宰執從上到下的安排,暢通指令。

呂大防站在高太後的床前,好似一直在等著高太後醒來,對於趙煦的話,充耳不聞。

趙煦見他不說話,冷哼一聲,直接道:“事出緊急,朕發中旨,暫行代理,蘇卿家,你沒意見吧?”

蘇頌能有什麽意見,眼下這種情形,他再反對都沒用,也不看看呂大防,道:“臣沒有意見。”

於是,趙煦看向楚攸,道:“朕的玉璽在正殿裏,你將陳皮叫回來,讓他去做。還有,那馬嚴,黃鄯給朕叫來,朕問問他們,是不是還沒查出什麽。”

蘇頌不動聲色的看著趙煦,他有種感覺,這禦史台,刑部將要落到趙煦手裏了。

宮中禁軍,皇城司,殿前司,暫代三司使的戶部尚書,禦史台,刑部。

現在,皇帝可不是只有宮中禁軍了!

他想到這裏,又看向還在昏睡的高太後,神情凝起,拄著拐杖,默默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