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梵天(第3/3頁)

梵天的四個形象也是各有應對。

前往東方的化身,騎在孔雀的背上,立在此地的乃是誅劍,此劍在誅殺玄清之後,方才凝聚成型。也是因為有了誅殺道境修士的過往,內裏一劍斷萬法,無堅不摧,攻無不克,能夠斬斷一切阻礙的劍意更加凝練。

一般防禦手段對上這劍意,根本沒有用處,但這孔雀不一樣,其背後尾羽給通天的感覺,類似於他會的兩門大神通。其次,那五色光輝的運轉方式,還和五方上帝有些類似。

想一下,梵天的來歷,通天都不知道說些什麽好。

向著南方的化身,手中拿著經書,面對不斷閃爍的紅光,經書之上也是有著道道智慧寶光浮現,無數智慧勘破了陷阱,化解詛咒,構建新的秩序。

幾乎著一尊化身每走一步,陷劍的力量都會出現些微的變化,若是紅光壓過了智慧寶光,那麽陷劍的力量便會強大一份,反之則是衰弱一分。

同樣的,梵天化身的氣息,也是隨著紅光和慧光的變化而變化。

來到西方的化身,手中拿著念珠,面對戮劍一劍滅萬法,有死無生,引導一切毀滅的殺伐之意,這一具化身只是不斷撥動念珠,幹擾宙光流動,破壞其引導能力。

同時,那念珠之上,還有兩道微弱的佛光,隨著念珠轉動,緩緩升騰。

這兩道佛光氣象微弱,但品質不低,能夠消融戮劍的殺伐之念,為其化身提供很好的保護。

去往北方的化身,便是拿著金剛杵的化身,那金剛杵上諸多寶石,色澤各異,分別代表了不同的能力。

而金剛杵本身,則宛如天空一般,將一切力量籠罩其中,形成一種動態的循環,就像是天象在天空之中的變化一般。

此等能力,對上變化無窮的絕劍劍光時,無論劍光如何變化,動態循環都是保持不變,或者說是一種動態的不變。

拿著金剛杵的化身,就像穿著一身密不透風的盔甲,不斷前進。

通天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卻出乎預料的沒有阻攔,任由四人來到四口劍器前,分別將手中法器拋出,一一懸掛在一口劍器之上,也沒有絲毫動作。

直到最後一具化身,從孔雀背上走下時,通天突然祭出手中漁鼓。

伴隨著一道流光脫手,虛空之中,立刻生出變化,先是天花亂墜,而後裊裊道音,借著一朵朵青蓮環繞托著漁鼓,懸在高空。最後輕輕落下,對著懸掛在絕劍劍器之上的金剛杵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