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壺天法(第2/3頁)

若是融入內景天地之中,不但可以讓整體內景天地更加圓滿,還能夠讓局部地區的道則法理運轉同樣圓滿起來,不懼攝取、引導。

但很可惜,玉宸自身欠缺了幾段記憶,加上他終究無法把握大小如意那種圓滿如意的理念,以至於一直無法點亮大小如意之真意。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了!罷了!如此這般,我倒不如從頭開始。’

思來想去,還是無法完美解決氣象靈性衰退問題的玉宸,在遲遲沒有個定論後,便舍棄直接從內景天地中截取部分山川靈性,演化壺天世界這一想法。

轉而選擇開始重頭觀想一方天地景象,此種變故固然有他對這次宴會頗為重視,各方面難免有些苛求。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玉宸在壺天世界開辟這件事情上不願意將就,是真的將新開辟的壺天世界視作自家道場,而非暫時停腳的地方。

此次觀想,玉宸直接參考自己看到的諸多仙山福地景象,以自家純陽念頭為根基,逐步構建出一座並不存在的仙山,賦予其靈性神韻,又在仙山之上,演化日月,金銀光輝遍灑,匯聚其上。

瞬間,這仙山之上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

而後,玉宸那手持碧玉金光如意,頭戴上清芙蓉之冠,身著九霄碧色道袍的元神出現在仙山之中。

手中如意一敲,一縷本命元氣落下,匯自然之精,成八角垂芒之文融入山中,或是化作靈泉甘露,或是演繹自然生機。

頓時,仙山之上老柏青青與山嵐,似秋水長天一色;野卉緋緋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

道袍一抖,其上三景玄旨、八會靈章、鳳篆龍書、金編玉字一一落下,環繞仙山四周,化作彩色盤旋,盡是道德光華飛紫霧;香煙縹緲,皆從先天無極吐清芬。

仙山道韻成型,玉宸又是搬運內景天地之中諸多元氣,期間也是刺激古藤仙不斷動手,分解其元氣法力,注入仙山之中,渾厚其底蘊,使其越發凝實。

片刻後,玉宸緩緩睜開眼睛,伸出一手,五指並攏,平坦張開,其上紫氣匯聚,化作仙山虛影。

“剛才的觀想,配合其神韻,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極限,想要進一步的演化,使其陣陣化作一方福地,還需要更多的元氣,以及天材地寶作為補充才行。並且,此山介於虛實之間,非實質,也非虛幻,卻是需要一物,作為承載。”

不同於直接從內景天地之中截取地域靈性氣象,重新觀想的仙山並沒有依靠,無法借取玉宸內景天地之力,在沒有依憑承載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出現潰散的現象。

玉宸想著,手中便是浮現出一柄碧玉金光如意,對著仙山虛影一晃,一道清氣環繞金霞升起,卷起仙山融入這如意頂端。

這碧玉金光如意乃是玉宸修行數百年凝聚的金光咒咒力,結合符水、生光之真意,演化出來的一件寶物,介於神通和法寶之間,聚散有心,玄妙非常。

此刻玉宸將其用來承載剛剛演化出的仙山虛影,等同於放棄自己過去數百年頌念金光咒積累的大半咒力,哪怕根基未失,想要重新凝聚碧玉金光如意,也非得修養個十年不可。

但以碧玉金光如意作為承載,那新成的仙山虛影等同於得到了玉宸數百年積累的大半咒力,本因吸納玉宸法力,奪取古藤仙元氣而半虛半實的形體,又凝實了少許。

而碧玉金光如意受仙山本身氣息,以及玉宸觀想時賦予的道則法理影響。環繞在如意周圍的縹緲仙氣逐步轉濃,青煙生出紫氣,淡紫色的靈光代替了原本的碧青色,整體形制也是化作靈芝如意。

玉宸看了看新成的紫玉靈芝如意,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下,比起其神通凝聚的碧玉金光如意,這靈芝如意讓他同樣非常喜愛。

“我還在想著這新成的仙山叫什麽名字好,既然承載之物,形顯靈芝如意,色顯尊紫,仙山本身又山體獨特,一面陡立,便叫做紫芝崖吧!”

玉宸定下名號的同時,也是以釘頭七箭之法,固定了仙山的真名概念,借助名字的確定,進一步穩定其實質。

而後,玉宸便每日在島上搬運元氣,吞吐六氣,不斷洗練那紫玉靈芝如意。期間,阿蘆也是帶著玉宸需要的東西來找他。

這次收集來的材料當中,大半常見材料被玉宸煉制成玉膏靈液,讓阿蘆帶回去販賣,作為報酬。

部分珍貴的材料,則是被玉宸取來,融入紫玉靈芝如意之中。

如此反復三次,玉宸日後宴會需要的食物便準備的擦不多,紫芝崖也是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特別是在阿蘆第三次帶材料來的時候,他小心翼翼的從懷裏取出一個玉盒,一副用盡全力的模樣,將其遞給了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