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佛陀古寨03

那四名老人雖然沒有明確回答,但表情已經說明一切,很顯然,伍下久說對了。

這寨子名字就叫佛陀寨。

等四名老人走後,伍下久將捆好的被褥拆開,分出去。

被褥應該是許久沒用過,看起來陳舊破爛,不少地方都打了補丁。

稍稍攤開以後,更是有一股發黴的味道傳來,有些表面還附著些許灰塵、毛絮。

“咳咳。”阿苗伸手拍打一下,被灰塵嗆到。

米泰滿臉嫌棄,拎起被子一角道:“這都多久沒曬沒洗了?也太臟了吧,還能給人蓋?!”

但入夜寒涼,不蓋被就得凍著,單單憑借身上的衣物,可沒有辦法保暖。

因此再不願意也得忍耐。

而在被褥使用之前,最好盡量多撣去灰塵。

有人覺得湊合蓋就行,便抱著被褥回房間鋪好。

兩層小樓房屋外面,阿苗忍不住看向伍下久,問:“觀主,你是怎麽知道寨子名字的?就因為寨裏有很多佛像嗎?”

但寨子也可以根據寺廟取名,比如,萬新寨,並不一定要用“佛陀”兩字。

伍下久撣被的姿勢熟練,聞言略微後退兩步,躲避飄揚的灰塵,道:“嗯,寨子裏的佛像幾乎都是釋迦牟尼佛。”

“‘佛陀’是梵語音譯詞,在梵語中的意思為覺者,是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

“再加上那老人說四天後寨子裏會舉行涅磐節,結合一下寨門頂端殘留的字跡筆畫和石柱上面的浮雕故事,不難猜出。”

前兩個字跡雖然難以辨認,但指向其的線索卻還存在不少。

米泰站在一旁聽得怔愣又迷惑,不禁開口道:“寨門那兩根石柱浮雕有講故事?涅磐節又是什麽節?”

“你怎麽懂這麽多,你不是道士嗎?”

李千千和阿志也不由得看過來。

伍下久撣完灰塵將被子疊好,單手夾抱著,擡眼說:“涅磐節是紀念釋迦牟尼佛逝世的佛教節日。”

“我懂這麽多是因為平常多看書。”

“懂得多又如何,在這裏可不單只靠腦子,有些聰明人未免能夠活到最後。”

一聲嗤笑驀地從背後傳來。

伍下久轉頭,黃芽、主管等人正從屋裏走出。

黃芽:“你們當來這裏春遊?幹什麽都磨磨蹭蹭的,還不快點!”

主管在後面道:“我們打算去萬新寺看一看,找找有沒有車票的線索,畢竟這寨子和佛脫不開關系。”

若碰巧補全一些信息,獲得時長更多車票的幾率也會更大一些。

誰不想生命延續再久一點。

是以,主管說完後,阿苗米泰等人趕忙進屋去放被褥,阿苗還順勢拉著仍然不緊不慢走路的伍下久,讓他動作快點。

伍下久沒有拒絕阿苗的好意。

佛陀寨的範圍似乎很大,但寨子裏的人口很少,並且都是老人,一路走來遇見的人數寥寥無幾。

有老人得知他們是去萬新寺,立馬笑呵呵道:“去萬新寺拜一拜好啊,求菩薩庇佑,能保平安。”

老人們看來對萬新寺的觀感很好。

但伍下久不免覺得疑惑——既然這寨子裏的老人依舊拜佛求佛,對萬新寺很是推崇尊敬,卻又為什麽將寨門頂端的字跡劃亂毀掉?

這明顯有些矛盾、不合理。

正思考間,萬新寺已經近在眼前。

這寺廟是杏黃色的院墻,墻外環繞綠叢和古樹,殿脊青灰,檐下刻有眾多祥雲、佛像浮雕等。

——寫有“萬新寺”的牌匾懸掛,底下是敞開的寺廟大門。

黃芽打頭走進去,轉了一圈,發現寺廟裏空無一人。

寺廟不大,只有一個放置佛像的大殿,供桌、香爐、木魚、蒲團,就是沒有找見佛香。

整個大殿空蕩蕩的,倒還算幹凈,不知從前香火鼎盛是什麽模樣。

伍下久本以為這趟萬新寺之行要無功而返,確實轉了幾圈都沒有什麽發現。

黃芽正打算走時,寺廟門口卻突然進來一老人。

老人懷裏抱著什麽東西,看見他們便停下問道:“來拜佛?”

黃芽離得近,因為沒什麽收獲,頗有些不耐煩道:“拜什麽佛,一根香都沒有。”

老人道:“趕巧,我帶了佛香過來。”

“寨裏就剩我一個制香人了,你們想要香,就只我有,這萬新寺平常也就我守著,幾乎不來人。”

老人說著走進大殿,將懷裏的紙包放在供桌上面展開,捆好的佛香便露出來。

老人讓他們自行取用。

“要、要拜嗎?”平安忍不住問道。

他是想拜的,但黃芽等人不動,他也不敢動。

“拜唄,不說保平安麽。”米泰道,上前拿了三根佛香。

借火點燃後,米泰拜了三拜,接著將香插進空著的香爐裏,煙裊裊上升,殿內瞬間有了幾分香火氣息。

米泰退到一旁,老豆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