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高庭保衛戰(11)

艾格在求援的通報到達前就察覺出了異常。

秉著“戰力均衡”的原則,西征軍的爆彈是跟著擲彈兵平均分配到九大方陣的:每個方陣自帶約一百名擲彈兵,每名擲彈兵攜帶兩枚爆彈,多出來的零頭留給艾格的嫡系贈地軍,無垢者和西境騎兵則幹脆不裝備。

和火炮“數量有限,發射也慢”相反,爆彈的使用過於便捷,雖然總數不少,但平均下來十個人才有一枚,再加上用法一學就會,放開了投入戰鬥的話,恐怕瞬間就會用罄。為避免不必要的火力溢出和浪費,艾格在向各方陣指揮官下達戰前命令時就打好了招呼:僅在面對騎兵沖擊和戰況危急這兩種情況時,才允許投入爆彈作戰。

而剛才,在兩輪炮射霰彈的間隙中,他聽到了步兵交戰線方向傳來的爆彈轟鳴。

若僅僅是一輪,那尚可以解釋為是某個方陣的中層指揮官判斷失誤,提前投入了救急用的爆彈,但第二輪第三輪爆彈的清脆聲響則意味著有其它方陣的指揮官跟著下令投入爆彈——這確鑿無疑地釋放了信號:整條步兵防線都在承壓。

可這太奇怪了。

在艾格戰前對局勢的預設中,西線的步兵方陣只要能與敵方步兵對峙,扛住對方的攻勢不崩即可,他會去在戰場的其它方向打出足以決勝負的戰果——剔除爆彈和火炮這兩個外掛後,雙方的步兵屬於同時代同水準、旗鼓相當的對手,西征軍還有連勝的整體士氣加成,打成平手應該毫無難度才對……

事實上,艾格擔心的不是打不過,而是對手第一波步兵沖鋒被打退後,己方步兵會上頭地追殺出去,從而導致防禦陣型瓦解甚至落入對面的陷阱,所以三令五申不許追擊,不許追擊。

可現在,步兵線居然扛不住?

懷著疑惑,他將注意力由已經基本無虞的南線轉向西線,並迅速通過觀察和聽取匯報弄清楚了緣由:河灣人,竟把獵龍弩推到了前頭來!

……

緊密梯形陣的布置將西征軍的對外戰線縮小到了極致,這讓河灣聯軍龐大的兵力優勢無從發揮——老實講,這不是個常規的布陣方式,欺負的就是河灣人沒有火炮這樣的高效殺傷武器。但現在,對手卻將低配的替代品投入了戰場!

獵龍弩發射的巨型弩箭不能在地上彈跳滾動,在殺傷效率上遠遜於火炮打出的實心彈,甚至就連原始的爆彈都能壓它一頭。話雖如此,但戰爭畢竟不是各自把武器拿出來比誰的更好就算誰贏:威力巨大的火炮,這會正忙著對抗騎兵;而便攜易用的爆彈,西征軍又只有兩輪的儲備量。

兩件比獵龍弩更好的武器一個被牽制一個又不能持久,就怪不得獵龍弩大顯神威了。

為避免陣型松動予敵可乘之機,艾格嚴禁各部脫離陣地追擊後撤之敵——這樣穩紮穩打的戰術確實避免了失誤的產生,但也給了對手從容組織攻勢的機會:轟隆聲響裏,第一第二排步兵很快在煙霧中灰頭土臉地退了下去,但後排的有生力量卻很快在貴族、騎士們的刀劍逼迫下,繼續高舉著旗幟盾牌沖殺上來。

而在這全過程裏,獵龍弩始終在斷斷續續地進行輸出。

“獵龍箭”的速度和動能都遠遜於火炮的實心彈,但被直接射中的人可絕不會這麽覺得。這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它不需要比炮彈威力更大,只要足夠穿透步兵的盾牌和盔甲,外加一個龍的鱗片,就合格了!更別提,冷兵器的另一大優勢也很快體現出來:獵龍弩發射的箭矢是由標準尺寸的長矛改造而成,造價低且極易獲取,即使持續不斷地消耗,也不用操心彈藥耗盡的尷尬。

在面對著連綿不斷的車輪式進攻的同時,身旁、後排的袍澤還冷不丁、時不時被巨矢貫穿斃命,任何部隊都不可能持久扛下去的。

河灣人,真是在這場戰鬥中孤注一擲了!

若這時候女王騎龍趕至,俯沖下來便是一頓毫無顧慮的屠殺,但放眼四望,萬裏無雲的晴空中哪有半點龍的影子?艾格心中微澀,不敢多胡思亂想,迅速開始調動部隊,應對變局。

炮兵陣地就在梯形陣中心略微靠近高庭的位置,論不容有失程度,西線還要在南線和東線之上。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有幾張牌可打。

構成梯形陣的九方陣裏,六個方陣在外圍成一線,內部還有三個方陣處在待命狀態——他們正好能與已經挨了獵龍弩一頓偷襲的西線部隊,完成百分百的替換和輪流休整。

艾格首先下令待命的三個方陣向西線移動,準備接應替換;再將留在身邊作為底牌的最後一支擲彈兵大隊調往一二線中間,讓他們以剩余的爆彈掩護兩批六個方陣間進行替換時產生的防禦空虛;最後再傳信給炮兵陣地,讓指揮官分出位置合適的一半火炮,轉為裝填實心彈,轉向西面——打擊河灣軍主力的獵龍弩陣地,即使是該被淘汰了的舊時代產物,任由它們肆意逞威也是會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