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揚長避短與藍道賽馬

河灣人面對西征王師的應對策略總結起來很簡單:拿空間換時間,積極進行決戰準備,爭取抓住最優決戰時機地點。

這套戰略在獲得多數贊成後迅速推行開來,大半個河灣都開始進行騎兵極限動員和夜以繼日的集硝熬硝,高庭城外的“轟隆”試炸聲幾乎從早到晚沒有停歇,熱火朝天的備戰氛圍甚至打動了想故技重施的舊鎮:瑪格麗·提利爾的母親艾勒莉·海塔爾親自寫信給娘家,向她的父親、瑪格麗的外公——人稱“舊鎮老翁”的雷頓·海塔爾伯爵詳細解釋了火藥和熱武器的原理,並向他分析了參與此戰的利害得失,成功打動了這位本已打算當騎墻派潛心學術的老宅男,讓他松口放權,允許他的兒子率海塔爾家的封臣,給予河灣聯軍“除出兵以外的一切支持”。

遺憾的是,這麽多振奮人心的消息絲毫沒有動搖那位從長城而來的黑衣惡魔,西征王師渾未受擾般穩步沿玫瑰大道向西推進,雷打不動地行軍、紮營再行軍,終於在比河灣人預計更早兩天的時間點越過高庭領的東部邊界,正式進入了河灣統治家族的直屬地盤。

於伊耿和河灣人而言,他們已經被女王的西征軍兵臨城下,背後就是高庭,真正退無可退;對率領王師的艾格來說,河灣人又選擇了最明智的焦土+誘其深入政策,拉長到無以為繼的補給線和以戰養戰策略受阻,也給他所率的三萬余西征主力帶來了巨大的後勤壓力。

決戰已經不能再拖——無論對哪方而言!

而這種緊迫感投射到現實中所產生的後果便是:雙方索敵斥候間的遭遇戰頻率猛然增長了一個量級,成規模敵軍的蹤跡,也終於出現在西征軍受阻遏的偵查範圍邊緣,彌漫在空氣中的火藥味濃度一步步向上攀登,終於達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

……

在保持南部對多恩、北部對西境兩個方向留有一定防禦性武裝的基礎上,河灣人最終擠出了八萬余兵力於高庭一線,其中騎兵兩萬出頭,加上殘余黃金團,合計號稱十萬大軍。

黑水河畔之役的失利不僅讓黃金團—河灣聯軍見識到熱武器的威力,也讓他們意識到指揮分散、諸侯各行其是的危害。在空前的外部壓力面前,為避免內部爭論消耗,令不出一門造成指揮混亂,戰略確定後不久的又一場軍事會議上,河灣貴族及小伊耿的支持者們一致贊成了一項提議:仿效敵人的軍制,臨時性地進行改編並收攏兵權,將全河灣的軍隊外加黃金團交由少數決策層組成的司令部……統一指揮。

提利爾家從沒想過,他們在成為河灣統治者的三百多年裏一直夢寐以求的大權在握,居然在一次糟糕的敗仗後因禍得福,被敵人逼了出來。為了內部團結,也為彌補黃金團在黑水河之役中為聯軍殿後蒙受損失造成的心理失衡,提利爾公爵又在女兒瑪格麗的建議下吸納小伊耿的首相瓊恩和黃金團團長入了指揮部核心決策圈,把軍權名義和一定程度事實上地移交給了伊耿國王,在後者的真龍旗下,終於真正實現了全軍統一調度。

指揮權歸屬落定,接下來的一切便順暢起來。

在仔細研究火藥武器特性和西征軍兵力結構後,司令部將這場防禦戰的核心思想確定下來:揚長避短。

“長”是:本土作戰,兵力上具備碾壓優勢。

“短”是:女王軍士氣高昂,有熱武器和龍(可能出場)。

對付龍要準備好獵龍弩,就算射不中也能提供士氣支撐和心理安慰,這一點自不消說。但在如何迎戰西征軍大部隊的問題上,他們卻尚無經驗和歷史可以借鑒……經過數輪集思廣益式的商議和討論,聯軍指揮部將核心思想落實成了具體可實施細節——總結起來大致有三個方面。

一、適當拉長戰線寬度。

高庭領作為曾經河灣王的直屬領地,毫無懸念地占據河灣平原地理最優越的位置——不僅寬廣肥沃,還平坦。擡眼就能望到天盡頭的地勢,在使本地人無險可守的同時,也很公平地讓外敵也沒有地勢可“卡”,讓入侵者少了許多微操空間。決戰在這一帶進行,河灣聯軍可以隨意部署和調動,女王軍卻沒有可利用的地形條件來保護自己的側翼或後方——河灣人可以任意布置陣型,拉長或縮短戰線寬度。

戰線寬度是什麽?

簡單說就是軍團最左翼到最右翼的距離,而深入探究則涉及到接觸面和縱深之間的平衡、機動能力和可指揮調動性的妥協、攻擊和防禦性的抉擇——布置陣型,傾向一個方面,其它方面就必然隨之受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河灣聯軍的兵力是女王軍的約三倍,這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