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龍戰於野(第2/3頁)

曹昂左臉寫著“羨慕”右臉寫著“眼饞”,偏偏少年郎臉皮薄不肯承認,話裏話外都透著想離開家長幹大事兒的意思還不肯說出來。

原煥笑吟吟拍拍他的肩膀,看著個頭快要趕上自己的少年郎忽然想起些事情,“我沒記錯的話,昂兒是不是快要加冠了?你父親給你取字了嗎?”

曹昂咧了咧嘴,“取倒是取了,就是沒說出來。”

他爹也是個不靠譜的,過年的時候就琢磨著給他取字,琢磨了好些天後還玩兒什麽不到加冠禮就不說的小把戲,白白讓他高興了那麽多天。

呂布不著痕跡的白了一眼,要他說取字這種事情直接交給主公不就行了,弄得神神秘秘的凈讓人不高興,看來曹孟德還是不夠忙。

原煥料到可能會這樣,倒也沒有太吃驚,看時間差不多了便招呼倆人一起去官署,先把徐州各郡的太守人選定下來,然後再看看怎麽讓士孫瑞主動退步抽身。

州牧這種一聽就和割據一方掛鉤的官職不適合如今的天下,劉焉當初為了遠離爭端當個土皇帝才忽悠著靈帝立州牧,如今劉焉已死,州牧一職也可以和他一起下去和靈帝作伴。

所以說,是等劉備帶著他的結義兄弟跑去荊州再下令改制還是現在就下令改制,真是個令人煩惱的問題。

馬車緩緩走出大門,曹昂趕緊湊到呂布跟前,“奉先將軍,你能不能猜到主公接下來想幹什麽?我怎麽覺得心裏毛毛的?”

呂布翻身上馬,握著韁繩若有所思,“的確有點心裏發毛,嘖,怪怪的?”

兩個人策馬跟在馬車後面,討論了一路也沒商量出來子醜寅卯,最後呂大將軍不耐煩了,擡手給了旁邊的曹昂一個腦瓜崩,“要不是帶你去軍營,老子也不至於一問三不知。”

曹昂捂著腦袋落後一步,鼓著臉很不服氣,“怎麽就怪到我身上了,分明是將軍你故意折騰人。”

要不是他文能提筆武能扛刀,在軍營裏被士兵打趴下多丟人,他們老曹家的男兒鐵骨錚錚絕不認輸,只要不是呂奉先親自上場,誰都沒法讓他服軟。

他是即將有正經差事的人,能在軍營打服多少士兵和他接下來能帶多少兵掛鉤,孫家大哥第一次去揚州帶了兩千多人,雖然那些兵是從烏程侯手裏忽悠過去的,但是事先也經過了他們家主公的準許。

他爹手裏的兵沒有烏程侯多,不過揚州籍的也有三四千,但凡能忽悠、咳咳、他是說、但凡能拿到一半,以後出門也能挺起腰杆囂張一把。

如果惇叔淵叔洪叔再給他添點,嗚呼,美上天了。

為了他的兵他也不能認輸,不就是被呂大將軍拎出來加訓嘛,小意思,別人想訓還沒機會呢。

看在他這些天被揍的不輕的份兒上,溫侯願意分出幾百個精銳騎兵給他他也不介意,反正主公說了讓他擔任別部司馬,官兒雖然不大,但是有一點他非常滿意,就是統帥的士兵數量全看個人本事。

這兒湊幾百那兒湊幾百,再從親爹手裏薅幾百,輕輕松松就比孫家大哥當初帶走的兵多,以後弟弟們出門拼大哥再也不愁拼不過,他可真是個好哥哥。

呂布難以言喻的看著挨了打還笑的開心的皮實小子,搖搖頭不知道他在想什麽,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難懂,憨兮兮的實在讓人不放心。

天光正好,官署裏一片忙碌,沮授面前的書案上放了一堆青州那邊連夜送來的竹簡,翻了幾卷後索性全搬到荀彧那兒,“文若,這是滿伯寧和陳長文的奏書,徐州那邊陳珪陳登父子倆似乎不樂意接納劉備。”

士孫瑞推舉劉備為徐州牧可以說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即便劉備當徐州牧對他們而言構不成什麽威脅,陳群等人也要擔一個失察的責任。

要不是事情真的發生在他們跟前,他們也不敢相信士孫瑞竟然能在陳群太史慈等人的眼皮子底下突然發難,老臣不愧是老臣,能在朝中官居高位的都不是簡單人,以前倒是他們小瞧了士孫君榮。

士孫瑞之子士孫萌身在鄴城,他那個當父親的敢在青州亂來,莫不是篤定他們家主公不會牽連無辜?

荀彧接過那一摞竹簡,攤開後大致掃了幾眼,輕笑一聲回道,“徐州也曾是膏腴之地,陳登陳元龍少有扶世濟民之志,陶恭祖在任時便不斷上書引水修渠恢復生產,只是陶謙不甚重視,劉玄德手中無兵鎮不住徐州的大小氏族,陳氏父子另謀出路尚在意料之中。”

旁邊,郭嘉隱約聽到陳群的名字,趕緊打起精神湊過來,“陳長文怎麽了?終於有人受不了他那古板性子準備搞事了嗎?”

荀彧擡眸看了他一眼,將人推回去眼不見心不煩,然後繼續和沮授商量,“陶恭祖武將出身,對農事不甚在意,難得陳元龍有心致力於農事,如今陳氏父子主動示好,典農校尉正好有了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