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眾生皆苦(第4/4頁)

尊奉天子來號令天下的感覺和之前幹什麽都束手束腳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有句話說的好,上面有人好辦事,沒有王允明裏暗裏找麻煩,小皇帝又不是個多事的性子,這個夏天各州的政令下達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可惜的是,同時也有些麻煩會找上門。

荊州益州那邊暫且不說,只現在這位一顆紅心向大漢的青州刺史士孫瑞士孫君榮,在知道天子到了鄴城之後就不止一次上書讓天子返回舊都洛陽。

堂堂天子怎能不在京師,洛陽破敗,他們想法子重建就是,怎能讓天子寄人籬下,楊太尉到底是怎麽保護陛下的?怎麽能讓陛下在鄴城住下就不走了呢?

朝廷現在只是個空架子,也就楊彪還在努力教導小皇帝,其他人要麽主動閑賦在家要麽被迫閑賦在家,有才能的人就擔任實權官職,想混日子的就繼續當之前的官兒。

冀州願意養著朝廷,卻沒打算讓他們插手冀州的事,同樣的,也沒準備放他們離開,這一點小皇帝清楚,楊彪清楚,空架子朝廷所有的官員都清楚。

士孫瑞的上書在送到小皇帝手裏之前先送到了原煥面前,原煥看了之後只是笑笑就放一邊兒了,他們會回洛陽,只是不是現在。

重建新都耗費甚巨,洛陽城被董卓焚燒殆盡,想要建起一座比以前還要輝煌大氣的都城,至少要等到天下太平,不然他可舍不得拿那麽多錢去蓋房子。

至於現在,鄴城就很不錯。

小皇帝在鄴城住的比長安舒坦,吃穿用度沒有人敢苛待他,藏書樓隨他逛,想要體察民情也沒人攔著,親自到民間走動比從朝臣口中聽到的事情更加真實,親眼見到百姓過的怎麽樣,才能知道桓靈二帝究竟荒唐到什麽地步。

鄴城是冀州的府城,城裏住著幾十萬百姓,往來經商探親的外地人多,前來求學的人更多,在這裏完全可以坐到不出門知天下事。

百姓們茶余飯後討論政事只要不太過分官府不會去管,小皇帝會在體察民情的時候聽到什麽話誰也說不準,總之鄴城官府沒有打算重現“道路以目”的經典場面,小皇帝會聽到什麽都不奇怪。

郭嘉唉聲嘆氣看著他們家主公,捧著心口開始胡攪蠻纏,“嘉千裏迢迢趕回鄴城,主公不說獎勵一番也就算了,甚至還想將嘉打發去青州那等偏遠地界兒,主公身邊是不是有新人了?都道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嘉今日才算真正理解這句話中隱含的苦淚啊。”

“奉孝猜的不錯,鄴城最近的確來了不少新人。”原煥煞有其事的點點頭,還嫌郭嘉幽怨的不夠厲害,火上澆油繼續說道,“其中有個叫法正的少年郎,是關中人士,家在扶風郡郿縣,今年剛剛及冠,乃是名士法真之孫,和家人一起躲避蝗災來到鄴城,少年人年紀不大本領不俗,和奉孝一樣,尤其擅長奇謀。”

郭嘉:???

“什麽?”

他才走了幾天?哪兒來的亂七八糟的人在主公面前獻殷勤?文若就不知道看著點嗎?

門口的曹昂精神飽滿,守在外間當侍衛這種小事兒也幹的有滋有味,一點兒也不覺得站在這兒屈他的才,給主公當侍衛可是個搶手差事,別人想當還當不上呢。

曹小將軍昂首挺胸站在門口,遠遠看到四處搖擺的艷色雉雞翎,立刻敲門通報,“主公,奉先將軍過來了。”

郭嘉氣哼哼轉過頭,透過屏風兇巴巴的瞪著外面,心道待會兒一定讓呂大傻子下手重一點,不要看在曹孟德的面子上對他的兒子手下留情,這臭小子太欠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