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阮家在滬清也算是個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小輩的人丁卻比溫家還要稀少。阮鶴江一共娶過兩位妻子,第一個是他年輕時父親給他定下的親事,因著不是自主選擇的緣故,兩個人相處得很壞。他的發妻生了一個男孩,但那孩子幼年時生過一場大病,神智因此受損,讓他長大後言行舉止依舊像個七八歲的兒童。這孩子的存在加重了夫妻之間的矛盾,致使阮鶴江的發妻人到中年,仍是找律師上了法庭,堅決要與他離婚。令儀是阮鶴江第二任妻子所生,他生來活潑健康,二太太和阮鶴江又是自由戀愛,因而他所經歷的家庭生活,是比常人更加幸福美滿的。自他之後,阮鶴江就再沒有旁的子女,毫無疑問,待到阮鶴江金盆洗手的那一天,令儀一定就是阮家新一任的主人。

所以阮鶴江剛剛得到愛子被溫家抓捕的消息,立刻打來電話,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換回令儀。這天一早,千裏迢迢趕來的阮鶴江造訪了瓏園,兩方相見之後,阮鶴江急著要找兒子,沒多久就跟著許瀚成匆匆離去,甚至沒有注意到站在後面的何淩山。倒是敬淵留了下來,對方仍像兩人初見時那樣,雙手抄在長褲口袋裏,倚著窗台看他。可等到何淩山把目光投過來,敬淵反倒轉開了頭,兩眼盯著窗外,有點像是在回避什麽。

比起數年前來,敬淵瘦得很厲害,因為個子高,愈發顯得身形單薄。此時此刻,他們二人的關系已經遠不能用尋常的“親人”兩個字來概括了,見何淩山久久地沒有開口,敬淵笑了西,仍望著窗外道:“時間過得真快,盛歡,現在你完全是大人的樣子了。”

何淩山沒有接話,一看見敬淵的臉,他就忍不住想起那顆險些殺死溫鳴玉的子彈,想起溫鳴玉面無血色地躺在醫院裏的那些個日夜。就算他如今完全知曉了上一輩當年的恩怨,知曉敬淵的苦衷,他還是無法做到諒解。起先他並不同意單獨來見敬淵一面,反而是溫鳴玉利用長輩和情人這兩重身份,軟硬兼施,總算是讓他答應了這個要求。敬淵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勉強,嘆道:“你用不著太恨我,這想必是我們相見的最後一面了。”

何淩山看了對方一眼,心道即便這是他們所見的最後一面,這個人也不見得會有太多的遺憾。可他究竟不是那樣刻薄的人,沒有把這句話說出口,只道:“你也知道,我們今天見面,所為的並不是敘舊。”

敬淵依舊淡淡的:“我知道。”說完,他默然了一會,笑道:“我真是沒有想到,你父親這種時候還肯勸你來見我,他是有什麽話交代給你,想讓你代為轉達嗎?”

這倒被他說中了,在接見阮鶴江之前,溫鳴玉的確給過何淩山一封信,令他送到敬淵手上。何淩山也追問過這封信的內容,溫鳴玉只是笑著,並不肯告訴他。於是他疑心信裏寫的是對敬淵的處置,或許因為當面裁決一個人的生死太過殘忍,溫鳴玉願意保全敬淵最後一點體面,所以采取了書面形式。

可說到底,敬淵是他的舅舅,兩人雖沒有什麽情義,親緣關系卻是做不了假的。讓外甥親手宣判舅舅的死刑,這並不像是溫鳴玉會做的事。

難道是……溫鳴玉並不想要敬淵的命?

這是何淩山從未料到的,他盯著敬淵,臉上現出一點驚訝來。敬淵不明所以,偏了偏身子,又道:“那麽,溫鳴玉到底還想對我說什麽呢?”

先前的猜測讓何淩山的心亂了,顧不上回答,只從口袋裏取出一封信,茫然地遞給對方。敬淵接了,他倒是很漫不經心的樣子,視線在信封上一掃,上面空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不由失笑道:“打什麽啞謎。”便撕開紙封,取出裏面的信。

那是一張很雅致的信箋,紙上有印花,不過似乎有些頗有些年頭了,花的顏色不再鮮亮,深色的墨跡也褪成了淡淡的藍。在看到第一行字後,那抹無所謂的笑意迅速從敬淵嘴角沉了下去,他沒有再看信,而是擡起眼,深深地望了何淩山一眼。

何淩山從未在這個人臉上見過如此無措的神情,像是完全失去了主張,在向自己求助一般。他不自然地捏緊了手指,剛想發問,敬淵卻背過身去,捧著那張信紙道:“盛歡……請你暫且留我一個人在這裏吧,我不想當著旁人的面看它。”

隱約能猜到那是誰寫的信,於是他點點頭,從客室裏退了出去,留下敬淵一人靠在窗邊。灼亮的日光射在信紙上,敬淵擡起手擋了擋,幾顆水珠卻從他下巴滴落,啪嗒一聲暈開了陳舊的字跡。

敬淵匆匆地罵了自己一句,仰起頭,另一只手遮在眼前,深呼吸了數次後,才能把剩下的內容看下去。真是夢也夢不到的事……璧和給他留下了一封信,它在溫鳴玉手裏擱置了整整十八年,最終居然還能出現在自己面前。信的內容很平常,沒有生離死別的哀愁,也沒有功敗垂成的不甘。璧和在敘述近日身邊發生的一些小事,與從前他寫給敬淵的其他信件一樣。憑著紙上的一字一句,那個逝去許久的人慢慢又在敬淵眼前鮮活起來,敬淵幾乎能想象到這些話從璧和口中吐出的語氣、他的神態、他寫信時每一個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