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4頁)

康熙道:“那你怎麽現在開始叫我汗阿瑪,不像以前那樣私下叫我阿瑪了?”

胤礽道:“我長大了,還是合群一點好,否則彈劾的人要煩死我。不過寫信的時候,我叫汗阿瑪爹如何?嘻嘻。”

康熙無奈:“隨你。”

他知道現在太子一言一行都被朝臣看著,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有無數人彈劾,稱呼的事也是。

這些彈劾康熙都直接丟進廢紙簍裏,“留中不發”,但他的寶貝兒子一如既往的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想他這個當阿瑪的煩惱。

在外面,皇太子的禮儀永遠周正完美。只有和自己單獨相處的時候,胤礽才會露出被他溺愛的寶貝兒子的“霸道”和“失禮”的一面。

沒有其他兒子在,康熙說起了心裏話:“你真的想出國?”

胤礽道:“是啊。趁著汗阿瑪當兒子的靠山,兒子想多做些喜歡做的事。世界這麽大,兒子想去看看。”

康熙嘆氣:“是啊,你肯定想,誰不想。如果你皇瑪法還活著,朕也想。”

胤礽道:“皇瑪法一直念著讓大清走上世界舞台的事。汗阿瑪要不要去拜祭皇瑪法,順帶抱怨一下?嗯,汗阿瑪這麽辛苦,都是皇瑪法的錯。要是皇瑪法沒有得天花,以汗阿瑪的年齡,正是在海外大展拳腳的時候。”

胤礽沒牽著康熙的手握緊小拳頭,使勁揮舞了兩下:“以汗阿瑪的武力,肯定比大哥和我厲害。汗阿瑪這麽強大,就算禦駕親征也不能去前線當真正的大將軍,好可惜。”

康熙再次嘆氣:“是啊,沒有用武之地。”

胤礽笑道:“我替汗阿瑪實現夢想!無論是到處走到處看,還是當大將軍,嘻嘻。”

康熙好笑道:“你啊。”

胤礽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汗阿瑪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交給我!”

康熙的大手握緊了胤礽的小手,語氣無奈又寵溺極了:“朕就是太寵你了。行吧,你好好鍛煉,別到時候暈船。遊泳也得學。還有醫術,自己也要懂一些。求人不如求己……”

康熙絮絮叨叨,如胤禔所說那樣,比宮裏有孩子的嬪妃還婆婆媽媽。

胤礽自己都沒想到,康熙居然這麽容易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回想自己和康熙的話,胤礽猜測,是那句“我替汗阿瑪實現夢想”打動了康熙。

康熙的本性就很不安分,頭鐵又莽撞,還熱愛新事物。

如果胤礽杜撰出的那種順治存在並活著,康熙肯定也如隔壁的彼得大帝一樣,包袱款款隱姓埋名跑去周遊世界。

但康熙現在是皇帝,他什麽都做不了。

就像以前康熙把自己想象中的太子生活都給予胤礽,不管胤礽需不需要一樣。現在康熙也把自己周遊世界的夢想交給了自己養大的小太子。

後世說,養孩子就像是養小號,就像是養重生二周目一樣,自己想做的卻沒做到的事,都想讓孩子實現。

康熙目前也是如此。

胤礽捧著心口,心裏暖洋洋。

現在的父親、兄弟,都是他夢寐以求的珍寶。所以無論如何殫精竭慮,他也要保護住現狀,維系住他們的感情。

不是不加思考憑著性子的相處,才叫真摯的感情。感情需要經營,需要小心翼翼地呵護。

康熙身為帝王、又早早父母雙亡,他不懂;兄弟們還小,也不懂。

胤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會承擔起這個責任,並且樂在其中。

常泰很快得知了如果他們這場戰爭能勝利,太子和大阿哥要與大清海軍一起出訪法國,與法國皇帝簽訂協議。

常泰先想著太危險,想讓康熙三思。

但他開始寫折子的時候,突然覺得這樣挺好。

太子外甥一直跟著皇帝過,內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日松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出訪海外時,太子外甥就自由了。他可以盡情地寵著太子外甥,太子外甥想做什麽,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統統沒問題。

常泰想著和太子一起放松生活的日子,臉上不由浮現溫柔的笑容。

他研墨提筆,重新寫折子。

常泰在折子裏先提了對太子出遠門的擔憂,然後寫相信皇上的判斷,認可皇上想磨礪皇太子的思想,並用身家性命擔保,一定會保護好太子,讓皇上放心。

康熙將自己的想法透露給重臣之後,哪怕是站在太子對立面的重臣都強烈反對。

站在太子對立面的重臣一是認為海外都是彈丸之地,大清不該讓太子出使,降低大清的地位;二是擔心太子出使成功,讓其地位更穩固。

康熙下定主意之後,無論誰反對都沒用。

撤三藩、收台灣、建海軍等事,朝中贊同康熙者都寥寥無幾,康熙仍舊咬牙做了。

現在也如此。

他只是偶爾有些高處不勝寒的寂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