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頁)

若孩子都能活下來,明年宮裏就會很熱鬧了。

太皇太後說這話的時候,看了一眼在慈寧宮中和哥哥弟弟玩跳格子的太子胤礽。

自從胤礽說把詛咒都吸引走之後,宮中的孩子接連活了下來,妃嬪也一個又一個的懷孕。

之前他們心中有的一絲懷疑,也不得不在一樁又一樁事實中承認,胤礽真的做出了什麽犧牲。

康熙抿著嘴,心中因為有新的孩子出生的喜悅淡去。

胤礽像老母雞一樣咯咯咯的笑聲響起,把康熙心中愁緒沖淡。

康熙又有點想揍兒子屁股了。

朕在為保成擔憂,保成自己跟小傻子似的瘋玩瘋笑,完全不理解他的心情。

可這麽小的孩子,你又能讓他理解什麽?

都是保成他瑪法沒教導好保成的錯。康熙悄悄在心底遷怒自家汗阿瑪。

“保成這些日子身體不錯,有福臨保佑,保成肯定無事,別擔心。”太皇太後拍了拍康熙的手背,“宣嬪的女兒,我想給皇上討個固倫。”

妃嬪女兒都會在出嫁時封和碩公主,固倫公主原則上是皇後女兒的封號。不過若公主得寵,也可以被破格封為固倫公主。

太皇太後向康熙討要恩典,其實是委婉向康熙承諾,若是以後宣嬪生了孩子,她絕對不會支持宣嬪的孩子和太子爭奪皇位。

恩典只有一次,給了公主就不會給皇子。

“若宣嬪有兒子,朕會將其過繼。”太皇太後如此坦然,康熙也很坦然。

太皇太後笑道:“給他選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

康熙道:“朕的兒子,自不會虧待。”

太皇太後輕輕點頭。

既然大清不想讓蒙古妃嬪再出一個皇帝,那麽過繼給鐵帽子親王是好事,免得蒙古八旗起心思,惱了皇帝。

得了一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那孩子的未來不會比沒過繼的那些孩子差。

至於有沒有鐵帽子親王的位置給這個孩子繼承,太皇太後可一點都不擔心。

現在的那些鐵帽子親王大多是順治朝的罪王後裔。康熙繼位之後,他們又恢復蹦跶。找個借口奪爵,正好治治他們。

太皇太後可看不慣那些在順治朝欺負她和福臨母子倆的鐵帽子王們。

康熙和太皇太後商議宮中子嗣之事時,胤礽一邊陪著哥哥弟弟玩耍,一邊豎著耳朵偷聽。

他記憶雖不清晰,但也察覺到這孩子出生的次序肯定和前世有些許差別了。

這或許和孝安皇後崩逝時間和前世不同有關,可能和天花在宮中鬧出挺大動靜有關,可能和宣嬪突然得寵有關……哦,和胤禛變成了足月出生的大胖小子,讓德嬪生他廢了好大的勁的關系也挺大的。

德嬪本應該現在又懷了一個很快夭折的公主,現在她懶懶散散窩在宮中養身體,連綠頭牌都還沒恢復。

德嬪提前成了一宮之主,有了健康的大胖小子;父親魏武在戰場上立了功勞,才十幾歲的弟弟博啟表現居然也不錯。現在她心滿意足,沒有拼了命也要往上爬的動力,自然不會身體未好就急著侍寢。

有了兒子、有了份位、家人也給力,德嬪聰明著,知道養好自己的身體,護住寶貝大胖兒子,才是在宮中立足之道。

胤礽不負責任的猜想,德嬪修養好身體再懷六皇子,估計六皇子也不會先天體弱了吧。

不知道十四弟有了兩個健康活潑精力旺盛的哥哥,會不會還那麽囂張。

咳,有可能更囂張,也可能被壞心眼的哥哥們欺負成早熟的小老頭。

宮中榮嬪、惠嬪、宜嬪、德嬪、宣嬪、溫嬪六位主宮嬪妃,除去溫嬪一如既往的低調,仿佛宮中的透明人,只有宜嬪還未生孩子,宜嬪心裏焦急無比。

現在她和姐姐先後懷上孩子,終於松了一口氣。

宜嬪對這胎小心得緊,四處打探如何安胎。

打探著打探著,她也打探出太子曾經展現出的神異來。

不過她打探的方向不太對,以為太子是個小福氣包,對誰好誰就能生出健康的孩子。誰若是欺負太子,孝安皇後就是前車之鑒。

宜嬪絞盡腦汁想自己有沒有得罪過太子。

太子是康熙的心肝寶貝,她當然沒得罪過。但她一個未生育的嬪妃,又不像宣嬪那樣不知禮節,未曾和太子有過過多的接觸。哪怕突然送太子東西,都顯得突兀和不壞好心。

宜嬪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一個和太子多接觸的好主意。

她帶著姐姐,頻繁去向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就能遇上太子了。

“妾身懷上孩子之後想多動動,太皇太後、皇太後可別嫌棄妾身來打擾。”宜嬪每日定時來看望太皇太後和皇太後,撞得上太子就撞上誇幾句,撞不上就作罷,並不刻意。

太皇太後雖猜到了些宜嬪的心思,但宜嬪做得不過分,她就當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