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3頁)

最後他成功騙過了政府人員,拯救了組織裏的其他人。

2樓:樓上正解。

3樓:嘶!那栗口在明豈不是太慘了?他不是之前論壇裏說的只會心裏痛苦,實際上不行動的偽君子,而是心懷大義,背負重任的真君子?

4樓:我為之前罵栗口在明的話道歉嗚嗚嗚!

5樓:話說有沒有人發現,那個德川博士,和栗口在明的朋友德川梁松姓氏一樣誒!

6樓!還真是,樓上你不說我都忘記還有那麽一個人了。想想當時論壇裏還有人說德川梁松的最後一句話好像有伏筆,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7樓:我其實懷疑德川博士和栗口在明是一方的,他的那句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告誡栗口在明。

他不希望自己去抓栗口在明,也就是不希望栗口在明加入反社會人格組織。

8樓:我也這麽覺得!能研究出洗腦手段的博士,真的看不出來栗口在明的異常反應嗎?只有他和栗口在明是一夥的,才能解釋這個事情。

9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栗口在明至少有一個人知道他付出了什麽,真是太好了!

10樓:嗚嗚嗚真是太好了!

11樓:那個……我怎麽感覺咱們被黑夜老師拉高了承受能力呢?主角被絕大多數人誤會,玻璃都市的境況也並沒有被解決。大家竟然一致認為這個結局還不錯?

12樓:……

13樓:沒辦法,黑夜老師就是這個風格嘛。結局能看到曙光我們就很滿意了,哪還敢再多要求?

14樓:話說,關於《玻璃房》這本書的書名,果然還是有寓意的吧!

15樓:玻璃房就是在暗示這其實是個實驗。不但裏面的人過著宛如生活在玻璃房裏的生活,就連整座城市其實也被關在玻璃房裏。

16樓: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認為,黑夜老師是在暗示我們,反社會人格組織遲早是能成功的。畢竟玻璃這種材質非常容易被打碎!

17樓:我覺得至少栗口在明和德川梁松為打碎玻璃都市的力量留下了火種,他們攜手創造的曙光一定能迎來黎明的!

18樓:雖然那個時候栗口在明肯定看不見了。

19樓:不要刀我!

20樓:話說最後栗口在明動了一下,他又被德川博士要走了。我可不可以dream一個栗口在明不會死,被德川梁松保護起來?

21樓:或者再dream一個,栗口在明在德川梁松的幫助下逃出來,然後重新組織大家鬥爭?

22樓:我信了!請務必是這個結局!

【我和書中人的距離,只差了最後一章。懂的進。】

樓主:本來以為栗口在明是黑夜老師難得寫的一個普通人視角,結果沒想到那是個批皮的偉人!

為什麽要這麽對栗口在明啊!好歹讓哪怕一個人知道他的功績我都不會這麽意難平!

1樓:誰說不是呢?我果然不該小瞧黑夜老師發刀子的功力。

2樓:實話說,我感覺黑夜老師都收斂了。她沒寫那些百姓會怎麽看待栗口在明,只是讓結局停在這裏,就已經夠仁慈了。

3樓:不!這種留有想象的余地才是最殘忍的!我都能想象的到,那些百姓肯定會以為反社會人格組織都是和栗口在明一樣的廢物。

而那些組織成員也會瞧不起他們曾經的首領,所有人都在唾棄他,沒有人知道栗口在明為了保住他們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和原本被人敬仰的名望。

4樓:不,隔壁樓不是已經證明了,德川博士其實是知道真相的嗎?

5樓:這是我唯一的安慰點了,有太太寫同人文嗎?想看德川×栗口。

6樓:想看同人文 1!

7樓:其實還是很為栗口在明難過啊。不管外面的政府能不能被推倒,栗口在明都一定是個被人罵慘了的角色。

政府不被推到的話,他就是罪惡的反社會人格。政府被推倒了的話,他就是被邪惡政府馴服的走狗。德川博士知道真相又如何?他根本沒有機會說出去。

8樓:是啊,就像樓主標題說的,我們和書中人,只是差了個最後一章的距離。

如果我們不是上帝視角看到了真相,栗口在明在我們心中也就是慫包而已。

9樓:那可是整整十年啊!不管是在書前的我們,還是在屏幕前的人,看到的只有最多幾個月的故事而已。

可那對栗口在明而言,是多麽痛苦的十年?想想他最後那麽早就死了,是得多痛苦才能壽命這麽短?

10樓:別說了,我又開始心絞痛了。如果讓我一直不做我喜歡的事情,甚至做著相反的事情。別說十年了,十個月我估計就得崩潰。

11樓:栗口在明甚至不能自殺。因為如果他自殺了,就沒法得出準確的實驗結果,到時候還會有別人變成實驗體的。

而那個別人一旦沒有撐住,就會導致組織所有人被殺死的結局。栗口在明背後沒有別人,他只有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