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去時匆忙,回程便不必再那麽急著趕路了。

姜舒還記得離開密陽前曾同謝愔說過要給他帶禮物,雍州戰亂,尋不到什麽好東西,只能在途徑沂州較為繁華的彭齊郡時暫作停留,購買一些帶給家人朋友的禮物。

經過一番挑選,他在一南地商人那買了一支用於別住小冠的玉簪,爾後聽聞此地竟以杜康酒聞名,便又順便買了幾壇酒水,給父母同僚帶了些可以長久保存的吃食。

並非姜舒小氣,只給家人帶些吃的,而實在是這一路上未見到什麽值得他掏錢的東西,不論是金銀首飾還是絲綢布匹,他皆覺得不如密陽的好,甚至吃的東西也不如密陽的豐富好吃,不過是因為有特色,方買了些帶回去嘗個新鮮。

由於途中幾度停留,路過巽陽時又進城住了一日,這一趟歸途之路走了足足一月有余才抵達。

回到密陽,姜舒原想先休息半日再開始工作,誰知他前腳剛踏進郡府,尚未來得及卸下行裝,後腳便迎來了朝廷的宣詔使。

使者進門一連宣讀數封冊書,首先提拔他為單車刺史,掌治郇州行政民事,隨後又封步驚雲為州都督,負責郇州諸軍事。

因步驚雲暫不在此,他的詔書和印信只能由姜舒代領。

對於這兩道冊封,姜舒並不覺得意外,尚在雍州之時,他便收到謝愔寄來的信件,知道對方已代他將北地戰事情況上報朝廷,彼時他就猜到,自己治理的地盤或許又要擴大了。

郇州雖還未徹底收回,但也只差萊塗郡幾座縣城而已,蓮尋、平鑼、西竹等地如今都急需官員,朝廷為盡快穩定郇州局勢,定會派來太守、縣令上任,同時,為監察這些官員,也定然需要任命一州刺史。

北地郡縣脫離魏國太久,若派他人就任,州內不論官員、兵士還是百姓都不會服氣,唯有他姜舒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步驚雲能以庶族身份升任一州都督,與其戰功有關,更與荀淩和華辛將軍的離開有關,但凡他們二人有誰還在此處,步驚雲都不可能升到這樣的職位。

荀淩辭去兩郡都尉之職,帶兵去了雍州,等同於將收復郇州失地之功勞都讓給了步驚雲,再加上步驚雲自領兵作戰以來,連戰連勝,無一敗績,不到一年半,便從興郡打到了萊塗郡,且打的多數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樣的卓著功勛,足以令朝廷破格提拔這位平民將軍。

當然,州都督與刺史兼任當州都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州都督本質上仍是刺史僚佐,一般是由刺史表奏啟用,或是直接辟召,所以要說步驚雲升官了,也著實算不上,只是權利擴大了而已。

姜舒也是同樣,單車刺史不掌兵權,無都督、將軍等封號,單純就是一個行政長官,其品級與郡太守相同,仍是五品官員,也就是權利地盤擴大了而已。

這麽一看,朝廷此次的冊封還真是挺摳門的,好似生怕姜家在郇州發展得過快,想盡辦法壓制著他的職權。

不過姜舒對此也不是很在乎,只要地盤到手了就行,其他的可以徐徐圖之。

話說回來,這兩道冊封都在他的計算之內,出乎意料的是朝廷對謝愔的封賞。

“……興郡郡丞謝愔,賢良方正,清正孝廉,授殿中曹尚書郎,執掌表疏,主宮廷禮樂之事,即日返京赴任。”

姜舒當時就愣住了,轉頭愕然地看向正跪地聽旨的謝愔。

只見他的眉頭微微顰起,仿佛在思索什麽,旋即忽而擡袖掩唇,用力地咳嗽起來,才咳了兩下,那張皙白俊美的面孔上便迅速地飛起了一片紅潮。

姜舒更驚訝了,還以為他是藥效到了忘了吃藥,顧不得外人在場便想打開遊戲面板兌換續命丹。

這時,謝愔又停止了咳嗽,低著頭有氣無力道:“愔惡疾纏身,尚未痊愈,氣力微薄,難行遠路赴任,實在有愧於陛下垂愛,還請宣詔使代為轉達。”

宣詔使初見謝愔時難掩眼中驚艷,又因他是謝太傅之子,故態度十分親和,連宣讀詔書都是溫聲細語的。

本想著這樣一位超群出眾的郎君,去到京中定能驚艷四座,令世人為之傾倒,此時聽謝愔說他因病不能赴任,心中頓感失望,面上遺憾顯露無疑。

不過他倒也未曾懷疑此言的真實性,畢竟謝太傅有位體弱多病的幼子,這在京中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看著謝愔透著些許柔弱病態的模樣,他嘆氣道:“君之所難,吾必會代為傳達,郎君不必為此事憂心。”

謝愔起身頷首道:“多謝宣詔使體諒。”

聽聞青年開口時清朗舒適的措辭和嗓音,使者忍不住再次遺憾地搖了搖頭。

旋即側身看到姜舒,又覺這位姜郎君器朗神俊,不在京中任職,同樣甚為可惜。

不過姜殊這般年紀輕輕,尚未及冠便成了一州刺史,即便不去京中,將來前途也必定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