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玩家傳播消息的方式雖然兇猛了些,不過效果確實極佳,才一天時間,整個巽陽城內外都知道府尹要派人教民耕種了。

三日後,巽陽農業知識普及教育正式展開。

原本姜舒還準備再發個任務,讓玩家帶頭去聽課,結果因為前期宣傳過於到位,第一日便來了大半的百姓,將官府安排的棚屋擠得滿滿當當。

西城門外靠近田野的棚屋裏,王勇拿著記載著簡單字句的黃麻紙,為屋子裏站滿的百姓講述種田知識。

他有些緊張,原本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流民,因為認得一些字才被選為了春亭裏的裏長,和其他裏長一同跟隨官府吏員上課。

課只上了幾日,傳授的農耕知識卻十分繁多,王勇自己還沒怎麽吃透學到的東西,擔心自己不小心口誤教錯了知識,便只能先拿著課上記下的筆記念讀。

“芝麻是個好東西,既可榨油,也可以用來果腹,種植芝麻,需將田地雜草除盡,土塊碾碎,用潮濕的草木灰拌種後再撒播……”

隨著王勇緩緩將芝麻的種植方式講出,聽課百姓自覺地保持安靜,豎著耳朵聚精會神地聽著內容,即便交流也會有意識地壓低聲量。

事實上,起初絕大部分百姓都是因為府尹大力推行此政令,擔心自己不來會遭受什麽處罰,這才過來做做樣子。

種地嘛,誰不會,大家誰不是一出生就跟著父母在田裏幹活的,哪裏需要專門學習什麽耕種知識。

百姓們大多是抱著這般不以為然的心態過來的,誰知聽了一陣後,還真聽出了不少門道,往常他們稀裏糊塗不明白的事情也都在裏長口中有了解答。

更稀奇的是,裏長竟然還會教授讓土地豐產的方法!

這下子大家都不得不認真聽起課來,誰不想自己地裏種出的糧食多一些,交完稅還夠家裏吃一年,現在這豐產的方法就擺在眼前,哪怕只記住幾條也好啊!

百姓大都目不識丁,沒法用筆記錄聽到的內容,不過大家都是莊稼人,聽著裏長授課,基本還是能理解進去的,真的記不住也只能問一問旁人,或是全家一起分工,誰來記某個部分,總之能記多少記多少。

“這是在做什麽?”一名初到巽陽的流民路過棚屋,見裏面擠著這麽多人,不由好奇地湊過來詢問。

被他搭話的老漢回頭瞧了他一眼,見他衣衫襤褸,又拿著官府發下的胡餅,便猜到他是從北地過來的流民,好脾氣回答道:“府君下令,讓百姓學習種地,這是在上課呢。”

流民啃了口餅子,邊嚼邊問:“種地還要學?”

“我原先也以為沒什麽好學的,過來聽了一會兒,才發現裏面門道多著呢,”老漢慢悠悠說道,“何時除草,何時施肥,肥料該用什麽,怎麽做肥料,這些你曉得嗎?”

流民搖搖頭。

“不曉得你就來聽課,這裏都有教的。”

“所以這裏這麽多人,都只是來學怎麽種地的?”

“是啊。”

流民感到新奇,他從西竹郡一路過來,見到的皆是荒涼蕭瑟之景。

上好的田地沒人耕種,都長了荒草,沿途村落的村民能走的都已搬走,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即便進了燕嶠郡,各處縣城也都嚴守城門不讓流民入內,本以為巽陽也是同樣情況,誰知竟會看到這樣一番景象!

偌大一個城池,廣收流民發放救濟糧就已經夠不可思議的了,此地官員竟然還在大費周章地教民耕種,他們難道不怕他們這邊種下,那邊敵軍便攻打過來嗎?

流民心中不解,但望著屋內欣欣向榮之景,胸中也不免被激起熱浪。

反正去雍州也不見得安全,路途還遠得很,他的盤纏已經耗盡,誰知以後還能不能碰上會救濟難民的好官。

與其餓死在路上,還不如就留在巽陽碰個運氣!

·

晨光清亮,鳥兒在樹梢啁啾鳴囀。

姜舒被開門聲驚醒,迷迷糊糊地睜開眼,隔著床帳見女子端著食案進門。

“之桃,幾時了?”

“回郎君,辰時三刻了。”

姜舒閉了閉眼,驀然醒過神來,連忙坐起身下床穿鞋:“糟了,又要遲了。”

“稍遲些應當也無大礙。”

“那可不行,去得晚了被阿父知道,他又要說我不夠勤勉了。”

瞧著郎君帶著困意皺眉抱怨的模樣,之桃不由得抿嘴輕笑,一邊拿來衣袍給姜舒穿上,一邊勸說道:“郎君夜間若是早些休息,晨時便不會這般困倦了。”

“我睡得還不早啊!”

天曉得,他原來可是起碼熬到淩晨兩點才睡的修仙人士,自從來到古代就被迫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連讀小學的時候作息都沒這麽規律過。

快速地經過一番梳洗,姜舒也來不及坐下慢慢享用朝食,幾口將粟米粥喝盡,便用手帕包裹著羊肉蒸餅放進懷裏,快步朝官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