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顏如玉說完便立即捂住了嘴。

她的聲音不大,姜舒也就裝作沒有聽見,朝在場人道:“勞諸位久等,在下倉曹掾姜殊。”

幾個老農聽聞便要跪下叩拜,姜舒連忙將他們攔住,道:“招幾位前來是有要事相談,就不必講究這些禮節了。”

老農們這才穩住身體,卻都低垂著腦袋,不敢擡眼多看。

姜舒視線掃過眾人,緩緩說道:“府尹欲提高糧食產量,故下令招募擅長耕種之人為百姓講課,諸位通過了前面的考核,今後便是倉曹職吏,只要用心完成府君給的指令,每月便可領糧谷五斛。”

聞言,在場眾人皆神色詫異,大家都是沖著告示中所說的糧食獎勵來的,本以為就是幫官府做工領些工錢,沒想到還能成為官府吏員,這著實出乎他們的預料。

老農們驚詫得說不出話,還是白幅巾男子帶頭感謝“府君仁厚”,眾人這才回過神來,連忙跟著附和道謝。

姜舒又道:“當下春耕在急,我給諸位兩日時間準備,兩日後,我會命人在城中張貼告示,召集百姓習耕種之法,屆時就要靠諸位傳授知識了!”

“這……小的笨口拙舌,也不識字,怕是做不了這活。”一個胡子與頭發斑白的老頭窘迫道。

雖然很想領那每月五斛的糧谷,但他更怕自己辦不好事,被官府責罰。

“不擅講解沒關系,可以實地示範,除了農書上的知識,該如何耕耘,如何播種,如何看天時,此等經驗也十分寶貴。”

白發老農聽著,稍稍放心下來,讓他給別人講課實在困難,實地示範倒沒什麽難度,田地裏的活他還不熟悉嘛。

白發老農的擔憂也是其他幾個農民的憂慮之處,聽完姜舒的解釋,大家都安心不少。

姜舒見狀便繼續道:“府尹此令全為提高田地畝產,諸位若是誰有改良農具、增加糧產之法,也可同我商議,倘若方法有效,我另有獎賞。”說這句話時,姜舒特地往顏如玉那看了一眼。

結果這姑娘正笑容詭異地盯著遊戲論壇,完全沒接收到他的暗示。

這種時候還逛論壇!

姜舒恨鐵不成鋼,又叮囑眾人了幾句,便令小吏先帶其他人去領一半的月俸,唯獨留下了白幅巾男子。

其實之前的問答面試環節,姜舒一直躲在幕後偷聽,這個白幅巾男子給他的印象很深,因為他的回答角度很獨特,不是根據實際經驗來回答的,而是融合書籍中的知識來回答的。

“我方才聽你解答用到了《淮南子》與《爾雅》中的內容,你應當不止讀過農書?”待眾人離開後,姜舒坐到書案前詢問。

白幅巾男子點頭,口吻謙虛道:“儒道經籍,雜、農、術數,仆均有涉獵。”

姜舒略感驚訝,這還是個全發面發展人才,他問:“你是本地人士?”

男子搖頭,不緊不慢回道:“仆名葛建,乃興郡貞溫縣人,前些時日隨族親逃難來到巽陽,聽聞郡府在招收精通農事之人,仆不才,恰巧讀過幾本農書,也想為百姓做些實事,便前來一試。”

姜舒明白了,這其實就是當下的一個特殊階層,接受過一定的教育,渴望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卻因出身低微而無人問津,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若是早兩年,他倒是可以去參加九品官人考評,然而如今正值北地戰亂,郇州大半的土地都被敵軍侵占,州郡內的中正官早走了個幹凈,連姜舒這個倉曹掾都是未經郡中正過目臨時走馬上任的,像葛建這樣的寒門士子就更是找不著門路了。

姜舒思索了片刻,道:“我計劃用糧食吸引百姓來聽課,聽一次課可以領一個蒸餅,你覺得如何?”

葛建猶豫少時,稍顯拘謹道:“仆認為姜掾此計可行,然有弊端。”

“何處?”

葛建瞄了眼姜舒的神色,見他確實沒有不悅之色,這才放心說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巽陽每日招收流民眾多,若是舉家老小前來聽課,不僅荒廢農桑,於糧庫損耗也太大。

“其二,還是同樣的問題,百姓數量太多,難以管理,若有懶人渾水摸魚,反復領取蒸餅,耗時耗力而無效果,同樣損耗甚多。

“其三,用蒸餅吸引百姓,百姓前來聽課的目的便是為了蒸餅,未必能靜心聽課。”

姜舒原本覺得自己的想法還不錯,聽他這麽一說簡直漏洞百出,他問:“那先生以為當如何?”

“先生不敢當,姜掾可喚仆表字闌風。”葛建說,隨即回答:“前二者要解決很簡單,亭有亭長,裏有裏長,流民之中亦可選出領頭之人。想要節省人力物資損耗,可以先召集這些領頭者,先行學習耕種之法,爾後由這些領頭負責教導底下百姓,如有遺忘,再去請教上級,如此既不會耽誤農事,管理起來也方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