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崔珣,崔晟的親孫,崔崛的長子。

他被崔家給予絕對的期望,自小就由崔晟親自培養,他與崔櫻仿佛是兩個異類,他聰慧機靈,在讀書這件事上天賦絕佳,堪稱是所有與他同歲的京畿兒郎的噩夢。

他在家啟的蒙,進過京畿書院,文采了得,記憶過人,不需多加準備,就能信口拈來一篇有些人夢寐以求學都學不來的文章。

他還很有見解,與他阿翁那樣的長者清談更不在話下,十五歲時就能與當代學者平分秋色,他在當世曾被許多學子所知,就連顧行之這樣的練武之人都聽過旁人對他的誇獎。

他口吐過許多犀利嚴詞,每句都被當世學子王孫追捧,他阿翁是文臣之首,他便是京畿王孫貴族學子中的領袖。

他未來有世人羨慕不來的大好前程,他父親在前提燈探路,他阿翁在後威震四方,他背負整個崔家新一代的期望,只要他入了仕未來朝堂勢力分九分,五分宗親大臣裏,崔家要占三分。

所有人都在等他及冠之後大展宏圖,助他阿翁父親一臂之力時,有天卻忽然傳來了他丟下一封書信,離開京畿遊歷天下的消息。

沒有人能懂他為什麽在最該大放異彩的時候放棄這份人人都想要的榮華富貴。

他讓所有把他當做信仰的人很失望,有人罵他朝堂就是天下,得了朝堂,還有去遊什麽歷,是蠢是傻。

還有人罵他,原來被當成學子領袖的崔珣不過是個沽名釣譽之輩,他的文采學識都是假的,他高談闊論都是嘩眾取寵,他是怕到了朝堂出不了頭,才做了不戰而敗,灰溜溜逃走的小人。

他愧對京畿學子的景仰一心拿他當榜樣,愧對生他養他的崔氏家族,更愧對於需要人才的江山社稷。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對他抨擊,各種程度都有,以往的稱贊有多高,對他的貶斥就有多低,各個階層乃至民間對崔珣排斥抨擊的風氣愈演愈烈,為了預防有人從針對崔珣到針對崔家,再到各房勢力攪亂好不容易平穩下來的池水,京兆府得的命令,開始約束鬧的最厲害的幾撥人的言論,不許大肆宣揚爭吵討論。

隨著時間的塗抹,沒了崔珣,那幾年又連接湧現不少人才,風采名氣雖不及他大,卻也占據了他人一段茶余飯後的時間。

天之驕子文采斐然的崔珣便淹沒在了過去,就在大家將他徹底遺忘時,沒想到他又回來了。

顧行之眼前走過一道身影,在他回神時,崔櫻已經奔她阿兄而去了,她在崔珣面前的樣子更是他從未見過的。

“阿兄。”

崔珣安撫的拍了拍崔櫻的肩,他看向站在崔櫻身後的年輕男子,一眼後道出他的身份,“顧家四子,顧行之,太子身邊的家族親信,如今六率府的府君,我說的對不對?”

“是。”

崔珣久不在京,回來還不到一日就連他的身份知道的清清楚楚,看來是專門了解過他,剛才那聲張揚輕狂的詢問,也不過是身為兄長對未來妹婿的下馬威。

顧行之本也是個表裏不一的人,在認出崔珣之後不想在崔家鬧的太僵,又與崔櫻把話說清楚了,便收起之前那副不好相與的模樣。他主動行了禮,姿態看上去還挺謙讓,說:“今日來的匆忙,不知阿櫻兄長回來了,忘了備禮,還請大兄見諒。”

崔珣臉上在笑,目光卻緊盯著他,在讓顧行之感到不適皺起眉頭後,忽的轉向崔櫻,溫言細語的道:“阿櫻,想不想吃城東那家老鋪頭的炒板栗。”

崔櫻在顧行之和崔珣打招呼,而崔珣不作回應時,感覺到氣氛越來越僵硬,她因崔珣的問話愣了一下,怕繼續這樣下去她阿兄跟顧行之會發生什麽口角之類的情況,乖巧的道:“阿兄,算了,板栗不好剝,我就不吃了。”

她說那聲算了,也是希望崔珣跟顧行之都能意會到她的意思,不要鬧出事來。

“誰家的貴女吃個板栗還要親自動手的,”崔珣笑著半真半假的訓了崔櫻一句,倏地凝住了嘴角的笑意,俊俏的臉上露出一抹清高孤絕的傲氣,眼神直直射向遭遇冷落面色不佳的顧行之,“我崔家的嫡女是沒有奴仆,還是沒人伺候。你記住了,我崔珣的妹妹,生來就是讓人疼讓寵的,不管是什麽萬事都有人替你做,誰敢對你不滿大呼小叫欺負你,最好別讓我知道。不然,就是跟崔家跟我崔珣過不去,我看到時還有誰敢惹我妹妹不高興。什麽東西。”

氣氛直降到冰點,崔珣依舊一字一句的問:“顧府君,你說是不是?”

他與顧行之對上的眼神頗有些劍拔弩張,崔珣的話看似是對著崔櫻說的,實際上每個字都在暗示他最好不要欺負崔櫻,被指桑罵槐般訓了一頓還聽明白了的顧行之,臉上掛著的虛偽禮待的微笑頓時消失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