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辦公室裏,梁前看著手裏的這份卷宗,不禁陷入了沉思。

說來,這個案子還是他警校畢業後,進入市局的第一份工作,那時候他的師父還沒退休,帶著他辦了第一個案子。

“老梁,你這看什麽呢,這麽入神?”身側的老搭档蔡玉青走了過來,看見他手裏拿著的档案資料,突然驚訝說:“這陳年舊案的档案,你怎麽也給調了出來。”

梁前皺著眉頭:“這不是為了調查文物走私案。”

“可這個是綁架案吧,”蔡玉青伸手將卷宗拿了過來,隨手一翻,感慨道:“六億的畫,換一個小孩,雖說法律上講究人人平等,可是這現實生活中,人命可不平等。”

“什麽六億?”一旁的小劉倒了一杯咖啡回來,邊喝邊過來湊熱鬧。

等他看清楚案卷上寫的文字,突然驚詫道:“《報春圖》?是咱們北安博物館那個鎮館之寶嗎?”

“可不就是,”蔡玉青聳肩,他比梁前小了幾歲,進警局的時候,這個大案雖然過去了幾年,但還是時常有人提及。

無非就是因為,這樣的綁架案在國內實屬罕見。

之前香港發生過幾起超級富豪被綁架的案子,綁匪索要的贖金,動輒幾億,震驚全世界。沒想到在國內居然也有這樣的驚天綁架大案。

“等等,等等,”小劉端著手裏的咖啡,指著档案上的名字:“傅時潯?這不就是我們昨天拜會的那位傅教授。”

梁前看了他一眼,直接將档案從蔡玉青手裏的抽了過來:“跟你說了多少次,喝東西的時候不要看档案,這玩意是我從档案室好不容易調出來的。你要是潑了咖啡上去,我非擰斷你的頭。”

小劉這下可太感興趣了:“師父,難怪你說你對那位傅教授眼熟的,我記得聽別人說過,你進市局的第一個案子,就是辦的這個世紀綁架案吧。”

梁前無語道:“什麽世紀綁架案,媒體喜歡取這種噱頭標題嚇唬人,你跟著湊什麽熱鬧。”

“這還不夠世紀啊,這可是《報春圖》啊,六億拍回來的國寶名畫,綁匪還真夠有眼光的,直接開口就要這幅畫。”

小劉年紀小,只知道有這麽一個案子,但是並不知道這麽細節的事情。

此時專案組的其他人,也都紛紛圍了過來。

說起來他們之所以調查這個文物案,還是因為海關那邊接到有人舉報,說是有人走私文物,隨後海關在一個藝術品公司的貨櫃裏查獲了一批仿古工藝品。

因為案情重大,海關那邊迅速跟北安市公安局這邊成立了聯合專案組。

本來他們以為這是一個單純的文物走私案,但越查下去發現這個犯罪網極其龐大,甚至還涉及到文物制假販假。

“這個案子我也聽說過,難道跟咱們現在查的這個案子有關系?”旁邊另外一個小年輕也好奇問道。

小劉這會兒捧著平板電腦,他剛才上網搜查了下,激動的說道:“原來這個《報春圖》回國的經歷都這麽曲折震撼。網上有詳細報道,說這幅畫跟故宮的《五牛圖》一樣,都是唐朝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

中國近代遭受侵略,國寶更是經歷著全所未有的洗劫,如今國外的那些博物館裏,還堂而皇之的展覽著各種從中國洗劫而來的珍貴文物。

因此時常會有外國藏家,會將家中所得的中國文物拿出來拍賣。

《五牛圖》當年在香港拍賣,而《報春圖》亦是如此。

每每國寶現世,中國的愛國藏家或者商人都會參與競拍,往往會讓文物拍出一個完全高出於自身價值的天價。雖然國家文物局並不提倡這種方式,可是卻擋不住很多人的一片愛國之心。

“所以當年《報春圖》在香港現世之後,國內外的藏家都躍躍欲試,最後被一個匿名買家以六億人民幣購得。好在這位匿名買家乃是一位中國藏家,所以國內民眾雖然惋惜不能一堵名畫風采,但還是很開心,我們的國寶被迎回國內。”

“直到這位匿名買家,公開宣布將此畫捐獻給北安博物館,大家這才發現原來拍賣回國寶的人是盛亞集團的創始人傅建融董事長。”

眾人紛紛震撼,但有人低聲說:“不過關於這個綁架案,怎麽沒有媒體報道?”

“報道?”梁前卷起手裏的卷宗,狠狠拍了他一下:“聽沒聽說過一句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本來這種綁架案就會引來模仿,要是被報道出去,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換一副六億的國寶古畫。你說說傅家之後還有安穩日子過嗎?”

傅建融將《報春圖》捐獻出來,本就將傅家推到了風口浪尖,如果這時候再被曝出綁架案,只怕會給傅家帶來無窮無盡的紛擾。

因此當時各方為了保護傅家,嚴禁媒體報道此事。

好在這件事發生時,並沒有現在發達的社交媒體,只要按住紙媒以及電視媒體,便可以將消息徹底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