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堂齋。

位於北安市最大的古玩市場朝天街,這條街在十年前還不是這個模樣,那時候街道兩邊琳瑯滿目的鋪子,全都是做古董文玩生意。每個月逢五的日子,還會有人出來練攤,人滿為患到差點連腳都插不進來。

不過這樣混亂而又生機勃勃的時候,阮昭沒趕上。

等她來朝天街的時候,這一整條街的建築,全都在政府的統一規劃設計規劃下,全都重新進行了翻修和裝飾。

整體走的是仿古建築風格。

她坐在店裏二樓的一把圈椅上,這張椅子是清代的,時間嘛不算久遠,但勝在做工好,最重要的是這是上好的黃花梨木。

“這椅子,不錯,”阮昭輕笑了下。

本來店裏的生意,都是雲樘幫忙打理的,阮昭的日常就是在家裏修修畫,澆澆花。

不過這到了月末的時間。

雲樘非讓她親自到店裏一趟。

“就是這把椅子?”阮昭一邊躺在椅子上,一邊問道。

原來之前雲樘接了一筆生意,是有個客戶托他來買了這樣一把黃花梨椅子。

誰知交了定金,雲樘現在居然聯系不上買家。

所以雲樘特地找阮昭過來,商量這件事。

“對不起,這事是我弄砸了,”雲樘有些懊悔,他跟雲霓雖然是兄妹,不過光從外形來看,還真沒人會認為他們是兄妹。

相較於雲霓一米六出頭的嬌小可愛的身形,身高185的雲樘,身形高大而健碩。

“墊資那邊是說好了幾天?”阮昭一點兒也沒著急,慢悠悠問道。

雲樘說:“十天。”

他們這個古玩店的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別看就這麽一把椅子,但價格卻不低,早已經超過了百萬。

明清家具這兩年的價格,正在穩步上升,不管是紫檀木還是黃花梨木,都頻頻刷新了成交價。

之前阮昭去參加的一場拍賣會,一把明代黃花梨木案桌,成交價超過五千萬。

這把清末的椅子,可惜就可惜在是單椅。

中國人喜雙不喜單,因此單椅價格上會吃虧點。

這麽貴的椅子,他們不會輕易買下,只有有買家讓他們代為收購的時候,他們才會出手。

一般來說,他們從收藏方拿下,再轉手賣給買家。

雲樘說:“其實這個收藏方,我已經跟了很久。最近他生意上出了點問題,著急出手裏的一批古董。我怕夜長夢多,就先找墊資將這把椅子先拿下。”

“這把椅子多少錢來著?”

阮昭依舊坐在椅子上,雖然木椅坐著很硬,但這樣的圈椅線條流暢,坐著並不算硌人。

她對店裏的生意,是真不怎麽上心,之前雲樘跟她提過,只是當時她忙著修劉老板那幅畫,就沒太在意。

雲樘:“一百五十萬。”

這樣的圈椅,明朝的話一把就能賣到三四百萬。雖然這把是清代的,但能用這個價格拿下來。

可見雲樘確實是下了不少功夫。

阮昭慢悠悠起身,圍著椅子轉了兩圈,手掌搭在椅背上頭:“找人鑒定過了嗎?”

“早就請黃老師鑒定過了。”雲樘說。

這位黃老師是專門研究木器的專家,古董家具這塊,他是行家。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算是阮昭的師兄。

沒辦法阮昭的師傅,跟對方的師傅平輩相交,所以她遇見這些個年紀能做她父輩的人,都是喊師兄。

“黃師兄鑒定的,那就沒得假。”

雲樘:“要不是黃老師親自開口,我也不敢這麽魯莽下手。”

他確實是收的著急了點,但也是這裏面有賺頭。

買家給他的心理價位,是一百八十萬,這還沒算傭金呢。

雲樘收購價是一百五十萬,光是一個差價就能凈賺三十萬。

這也是他寧願找墊資,也要先買下這把椅子的問題。

在古玩收藏裏,他們這種算是小店,成交量不大,流動資金也不多。所以會事先找人墊資,約定個時間還回去就行。

而且他們的墊資方,也都是靠譜的。

只是沒想到,買家這會兒聯系不上了。

阮昭見雲樘滿臉懊惱,笑道:“擔心什麽,你能一百五十萬拿下這把椅子,還怕賣不出去嗎?”

隨後她拿出手機,撥了個電話。

“稀客啊,”對面一個玩世不恭的聲音響起。

阮昭:“我手裏有把清代黃花梨木圈椅,給我兩百萬,今天你就能讓人拉走。”

對面的梅敬之還沒從宿醉中醒來,可是作為拍賣人的本能,讓他開口道:“一百九十萬。”

“兩百萬。”

對面傳來簌簌聲,明顯是他翻了個身,隨後一個慵懶的聲音:“一百九十萬,昭昭,清朝黃花梨椅,哪怕是拍賣,頂天也是兩百多萬。你得考慮我們拍賣公司的運營成本吧,你要的太多了。”

阮昭才不吃他這套:“你們嘉實在去年秋拍會上成交的一把黃花梨春凳,這樣的小件,都超過了三百五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