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王希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

但去年l耐力賽回來,他就起了找人取而代之的想法。

季華當時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他不愛國,他其實並不生氣,因為愛國這個事情,哪裏是小屁孩說沒有就沒有的?

他想的是,這小子實在是無組織無紀律,這剛剛開始上手就這麽狂,誰知道真的要是上了賽場,他會怎麽樣?

會不會腦子一熱,直接不顧戰術拼起來。

要知道,l耐力賽比的可不僅僅是車手的技術,還有車手的耐力,車輛的穩定性等等。

一個團隊八個人,後面還有晴天機械,還有夏國,如果他出了問題,這不是誰負責的事兒了,誰都付不起這個責任,這是耽誤大事兒。

但誰能想到呢?

在體育競技中,頂尖的運動員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夏國還沒有賽車的土壤,即便這一年四處尋覓,又收了六位車手培訓,但其實,沒有一個能比季華更有天賦。

王希這才轉頭又看向了季華,使勁的壓他,就是為了磨他的性子,既然要用,那就得磨好了再上。

他也是跟何熙這麽說的“何總,我知道你的擔憂,這麽說吧,這孩子這半年多,我都在看著他,我擔保,他這性子磨得差不多了,絕對不會惹事的,我了解這事兒的重要性。”

這話就說的重了。

可何熙的回答依舊冷靜“這些我也知道,周報我每次都看了,他的確訓練刻苦,成績第一,也知道錯了,有寫檢查。”

一聽這個,王希就知道,肯定有但是,果不其然,就聽見何熙說“一個人的心性如何,不是能從平時的訓練中看出來的,這樣吧,如果他問,你就告訴他,我不同意,我要看看他要怎麽做?”

王希立時就明白了,這是要考驗季華到底是為了去比賽裝的,還是真的改了。

他立刻應了“您放心吧。”

等著掛了電話,何熙也忍不住嘆口氣,她也是沒辦法,長城看著發展的不錯,但還是太年輕了,所以需要更多的支撐。

更何況,何熙有志於輸出晴天機械的科技力量,那l耐力賽就是最好的展示地點。

所以至關重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不能讓何熙放心,她是不會第二次將季華放在那個位置的。

天才的確稀少,但晴天機械只有一個。

孰輕孰重何熙很清楚,現在,就看季華自己爭氣嗎?

倒是王希,掛了電話,就去了車場,這是去年剛剛建好的,花費巨大,僅僅剛賽道總長就256公裏,一共設置了17個彎道,最大角度則是一個發卡彎道,足足180度,即便是老手在這裏都要小心。

他進去的時候,賽道上正好有四輛長城在比賽,他掃了一眼旁邊看著的人,發現布羅迪在,紮裏克和季華都不在,還有兩位一個叫薛山,一個叫彭東海也不在。

顯然是他們四個在場上呢。

他往裏走,站到了李季軍旁邊,一年的時間,足夠讓所有人發生了蛻變,原本進入到賽道一臉茫然的李季軍,這會兒已經是個有經驗的機械師了,雙手交叉立在那裏,看見他就說“王頭,我們改進了一個地方,現在正在測試。”

王希直接問“1號是季華吧!”

四台車分成了鮮明的兩組,1號和2號在前,五號和七號離著足有幾百米的距離,早就被甩下了,一看就是薛山和彭東海。

而前面兩位,2號排在最前,1號緊緊咬著,所以他判斷,1號是季華,畢竟布雷迪的技術還是很厲害的。

卻沒想到,李季軍笑著說“2號是他,剛剛轉彎的時候一個慢進快出,直接超車,他領先。”

李季軍和季華的關系不錯,顯然也知道,這會兒到了車隊確定名單的時間了,所以幫著說了一句“從上個月開始,布雷迪和季華比賽就是五五分了。季華實在是進步巨大。”

王希點點頭沒吭聲。

這會兒已經到了最後一個彎道,就是這裏面最難的發卡彎,發卡彎道顧名思義就是賽車道就像個發卡一樣,你想想看,一輛賽車的速度即便在訓練場也會達到180時速,在這樣的速度下,車子直接來個掉頭,要多危險有多危險。

很多賽車手這種時候都是減速到一档的。

但是,布雷迪想扳回一局,直接采用了直線距離最短的內內內路線,試圖超車。

兩車本來就離得近,這麽一來,因為布雷迪距離近,遠遠看,兩車在拐彎中似乎並行,這一幕實在是太驚人了。

幾乎看台上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還是領隊蕾切爾經驗豐富,直接解說道“布雷迪打錯了算盤,季華判斷非常準確,他直接走了外內外的路線,讓速度保持到最大,等會的直道布雷迪會差的更遠。布雷迪輸了。”

話音一落,遠處的重影終於分開,就瞧見季華所開的2號車,直接如離弦之箭一樣,飛了出來,直接沖向了最後500米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