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章合一

何熙就知道,顧孟平要說的肯定是這個。

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我倒是覺得這事兒可以做。現在好多企業都等著設備升級,新機器數量少又貴,如果能夠購買二手設備,可以惠及不少廠子。”

顧孟平就知道何熙非常固執,這是好事,但有時候也不好:“我明白你的意思,這個好處大家也都知道,但難度太大。這事兒不是不可以做,但你更難。一是你不是部委的人,你名不正言不順,二是你的精力夠嗎?新的生產線馬上就要安裝試產,你怎麽可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這裏?”

“事情有輕重緩急。所以這事兒我覺得你推掉最好。”

顧孟平顯然是為何熙好,何熙也認這個好,但是她不是那種好就幹的人,因為很多事情,它可能並不利己,卻利人。而且何熙也相信,很多事情,一旦你利人了,也就利己了。

功利兩個字,其實是做實業做不能多想的兩個字。

她回答:“我覺得我時間還可以擠一擠。生產線那邊改造圖紙我已經完全繪制完畢,的確有一兩個月非常忙碌的改裝安裝試產時間,但一旦投入生產,我是沒有事情的。完全可以做這個。”

顧孟平盯著何熙,眼前的女孩不過二十歲,年輕又漂亮,別人家這麽漂亮的女孩,這個年紀除了工作,還會逛街打扮看電影玩耍,何熙仿佛就是個機器人,一心只撲在工作上。

他質問:“你不怕把自己累死嗎?”

何熙反問他:“那我不幹了這事兒有人幹嘛?就拖到最後不了了之了是嗎?”

顧孟平一下子卡殼了。

這事兒說真的,現在不合適。改開剛開始,部委剛開始引進設備,新設備都被人騙的團團轉呢,那泰斯集團的合同的漏洞還是何熙找出來的,這種千變萬化的二手設備,想也知道,劉司長不願碰。

但他不是為了勸阻就美化的性子,實話實說:“現在恐怕要擱置,需要等進口設備完成一個段落,大家總結經驗教訓再討論。”

何熙點頭:“這是應該的,但這起碼要兩年後了吧。”

這個時間倒也不誇張,顧孟平不否認:“差不多。我們沒有人帶路,需要慢慢來。”

何熙就是因為這個,所以對劉司長也沒說什麽。她是穿越來的,她腦子裏有大量的資料信息,所以她可以做到這些。但劉司長他們的確是摸著石頭過河,戰戰兢兢又毫無依靠,引進新設備,一個型號談判結束可以引進幾台十幾台,但二手設備,大部分都是一對一,他們沒有精力做。

何熙就笑了:“那你看,我只需要有兩三個月很忙,卻可以將這個時間提前一年半左右。這不是挺好嗎?一年半的時間,恐怕買的設備都掙外匯了。”

顧孟平就那麽盯著何熙,他突然想到了那天跟泰斯集團談判時,何熙站在那裏侃侃而談,自己直接看入迷了。

他那會兒覺得是因為環境事件的加成,才會有那麽大的情緒波動。

但現在他知道不是的,只是因為這個人。

何熙在閃閃發光。

何熙等著顧孟平回答,他卻不吭聲了,只能看了看腕表:“我就這個想法,所以很感謝你的提醒,我決定還是試試,王希該回來了,咱們上去吧。”

顧孟平收回眼神,穩定了一下情緒,這才開口:“那你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來找我。”

等著上樓,王希果然回來了,劉司長那邊只是不想幹這活,對何熙倒是不為難,王希過去一說手續就辦好了。

這會兒王淑媛正幫他復印資料。

何熙就過去看了看,報名的廠子真的非常多,一張A4紙足足五十條名錄,足足五張紙。後面還有各廠情況的說明正在復印,何熙沒看那個,先拿著名單看了看。

這可就龐雜了,除了機械廠還有化工廠、礦山、鋼鐵廠等等,需要的機器也五花八門。

何熙瞧著,顧孟平就過來幫她解說一下:“目前足足有235家在排隊,而且每天都在增多,我會讓王淑媛到時候每兩天給你送一次新名單。”

“其中,像是礦山化工廠這樣的大項目,涉及的資金數以千萬計,都是需要國家立項,你們就算有合適的項目,也不會有足夠的外匯。所以,我認為你們一開始,可以把目光放在中小型設備上,尤其是小型設備。”

他翻了翻何熙的名單,就對郭一星說:“前幾天不是做了一份區分數據嗎?拿過來。”

郭一星立刻應了一聲,拿了三個文件夾送過來。

顧孟平翻了翻將大中型項目放在了一邊,將小型項目打開,“你看一下,這些應該是你們的突破口,也容易一些。”

何熙拿過來翻看,其實就是對剛剛的名單進行了分類整理。他們分為了單機設備和成套設備。

單機設備是最簡單的,譬如有家鋼鐵廠就寫著需要引進一台2.8米四輥中板軋機,用於改造廠內本身就有的中板軋機,這就是單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