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章合一

其實驚訝的不僅僅是山田一郎,應該說整個大工拆卸組就沒對晴天機械有任何的期望,尤其是佐藤雅住。

作為大工技術科的科長,其實他平日裏工作很忙。

尤其是最近新的轉子發動機已經試驗成功準備投產,明明他應該參與其中,卻因為晴天機械來了,將他派到這裏,他其實並不願意。

還是社長山中壽喜專門跟他聊過幾句,介紹了何熙的重要性。

何熙是這次轉子發動機節油專利的擁有者,同樣也是個野心家。但夏國的工業基礎太落後了,山中壽喜明確跟他說:“搞好跟何熙的關系,幫助夏國完成這次拆卸,不惜時間代價,有問必答。”

這不就是說當老師當苦力當保姆嗎?

佐藤雅住雖然不情願,還是接受了這個條件,也做好了準備。

所以,他才會開口從最基礎的人員配置開始講,哪裏想到,何熙那邊居然什麽都懂?

這些拆卸準備工作,與他們的並無差異,雖然不知道所謂的給工人的培訓如何,但起碼在這點上看,夏國人不但準備了,而且是很用心的準備,並且非常合適。

佐藤雅住一邊松了口氣,一邊則對夏國人有了點敬佩。

這些內容,對於他們來講很簡單,但對於還用著五六十年代設備的夏國卻是很難搜集到的,這代表了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

他在回答何熙的時候,態度更好了:“這些已經很齊全,可以往下繼續進行了。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相關負責人員。”

佐藤雅住直接說道:“設備負責山田一郎。”

山田一郎站起來,很工整的鞠了一躬,“大家好,我是山田一郎,請大家多多指教。”

“管理負責清水健。”

清水健同樣,站起來很工整的鞠了一躬:“大家好,我是負責管理的清水健,請大家多多指教。”

……

幾乎每個站起來的工作人員,都是這樣的態度。

左康健感嘆一聲:“他們可真愛鞠躬啊。”

孟愛華小聲回答:“這是對我們尊敬。是何總剛剛的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並不是瞎來的,所以才有這樣的態度。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這麽工整的鞠躬的。”

也是,想想井田吧。想想剛剛那個山田和清水兩個人嘀嘀咕咕吧。

大家心裏自然一邊是對何熙的敬佩,另一邊則是升起了一種要強大起來的迫切感。

否則你看,縱然兩家是平等合作,明面上都好說,可私底下,人家也不夠尊重你。公司與公司都如此,國家與國家呢?

等著介紹完畢了,就該進行下一項,原本這是佐藤雅住規劃的事情,可此時卻被何熙反客為主了:“開機運行我建議是三天時間,這樣有利於拆卸工人對機器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如我們趁機將設備的資料交接一下?”

這點上佐藤雅住並不贊同,他直接說道:“這些機器都是提前整修好的,完全沒有問題。我認為檢測結束後就可以開始了,三天實在太浪費時間了。”

“要知道,你們設置的工期一共只有50天,已經很短了。”

何熙卻堅持:“我知道,但是夏國有句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運轉機器並不僅僅是觀察機器是否運行良好有問題,而是觀察機器的特點。有些東西開機時間短並不能看出來,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貿然拆卸,很容易造成精度偏差。”

“希望您能理解。”

佐藤雅住自然知道何熙說的有道理,但是,這是拆,而不是生產,需要摸透機器的秉性,他覺得這一步完全可以放在機器運回夏國安裝結束後進行。

由生產工人來做,更合適。

但現在,想到山中壽喜的叮囑,何熙既然願意,時間也並不是很長,他就沒再堅持:“好吧。那麽,我們交接一下資料。”

何熙點頭:“我這裏有一張問題清單,已經翻譯好,請您看一下。”

孟愛華一聽,立刻將早就復印好的文件拿了出來,雙手遞給了佐藤雅住,佐藤雅住雙手接過後看了一眼,擡頭又詫異地看了何熙一眼。

實在是,她怎麽就能考慮的這麽周全?

這完全顛覆了他對夏國制造業從業人員的認知。

要知道,中村特助回來後,對夏國的制造業非常不看好:“設備落後,環境臟亂差,人員沒有系統培訓,管理人員素質堪憂,居然連專利都敢偷竊。”

但現在完全不是這一回事。

這上面列了整整九個問題,樁樁件件切中要害。

他定了定心神,直接說道:“這些問題我一一回答,需要進行查驗和交接的,我方和貴方各派人手合作進行,您看可以嗎?”

何熙點頭:“可以的。”

隨後佐藤雅住就開始一問一答:“這套生產線的制造時間是1970年,由啤酒國莫瑞公司制造。經過了兩次技術改革,由我方自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