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6頁)

哪怕摔倒,這一路走來摔的還少嗎?難道摔倒了就爬不起來?翅膀就斷了?沒了?不存在了?

當余樂前面的最後一名選手出發後,余樂來到了出發點的前面。

滑雪鏡後面的眼睛裏映著光,沒有那些五顏六色的雜念,只有最為純粹的亮,像星子。

裁判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告訴余樂,“你可以出發了。”

余樂點了一下頭,深呼吸了兩口氣,然後腳下邁出,蹬雪。

沒有滑雪杖,大跳台不需要滑雪杖,余樂只用雙腳控制著平衡,在來到坡上的瞬間,轉過身體。

倒滑出發。

從出發點到跳台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余樂腰胯擰轉,注視著自己的目標。

是跳台中間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裏,有些光在消失,有些光亮了起來,夜晚的山風舔過臉上的汗毛,還沒來得及釋放溫度,就被余樂自身的高溫驅散。

余樂現在很熱,他的身體裏不斷地分泌著腎上激素,讓他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就變得格外的興奮。

比賽,就要有比賽的狀態。

瞻前顧後,永遠不會有好的成績!

身體驟然傾斜出不一樣的角度,他已經滑上了跳台。

視野所及,看見的是遠處站在燈光下的一群人,看著他,似乎在審視著,算計著什麽,但是人群前面有一個看起來與眾不同的身影,很幹凈,很純粹,只是單純地望著他。

他的眼睛迅速眨了一下,已經顧不上看著他的白一鳴,他是想要跳好的,想要認真的去比賽。

所以就不能分心,全力以赴的去做,哪怕是在黑夜,哪怕視野不好,但真正發揮左右的是他的身體,那被烙印下深深記憶的身體,會告訴他,這一刻他應該怎麽做。

“唰!”

腳下一輕,他飛了出去。

身體在向高處飛翔,不斷地上升,余樂將身體完美蜷成一團,雙手抓在滑雪板的外側,這是一個【雙手安全抓板】,這樣的抓板姿勢讓他的身體像一個圓,又或者是一個輪子,正想著被燈光映照的五顏六色的天空,轉動著,沖過去!

一個標準的,向前的軀體翻騰。

余樂很擅長這個動作,他可怕的爆發力可以讓他的這個動作旋轉的很快,在半空中留下一個殘影,不那麽內行的人甚至都數不清楚他轉了多少圈。

一圈,二圈。

兩圈已經完成了,向上延伸拋物線還沒有結束。

三圈,四圈。

他在四圈的轉動的同時,終於從最高處落了下來。

沒關系,拋物線還很長。

雪坡的陡峭弧度讓他還可以飛行很長一段距離,事實上,再來一圈也沒問題。

但余樂不打算做了,不是膽怯,而是他一開始就定下了翻騰的周數。他用了那麽大的力氣跳起來,那麽他就應該做這個力氣範圍以內的技巧。

所以在落下去的同時,他的雙手松開,身體在半空中迅速地展開。

足尖的滑雪板先是努力的向上翹起,因為這個時候他是面向跳台,屬於反向落地,說是平時訓練的技巧就在這裏,讓自己的滑雪板任何時候都可以契合雪坡的角度。

這是習慣,是技巧,卻不是終點。

在余樂將身體展開的同時,他的腰垮開始用力,從腹肌的位置作為核心的動力,帶動著雙腿往左側扭動。

腿帶動膝蓋,膝蓋帶動腳腕,最後就連滑雪板也轉了個方向。

這個時候,余樂需要同時處理兩件事。

讓頭也轉過去。

以及,控制滑雪板的板頭壓下去,做好落地的準備。

這也是為什麽幾乎所有的運動員,跳台落地會容易失誤的原因。

比起在半空中,有多少動力決定了多少圈數,那種更依賴慣性和沖擊力的技巧,落地才是真正的控制,需要整個身體去發力,用每一根肌肉纖維去尋找身體的平衡,甚至在半空無法借力的情況下,要硬生生地調整自己的身體到最佳的落地前狀態。

在距離地面還有兩米的時候,余樂的頭也轉了回來。

很明顯,他是有余力的,這個動作他做的並不勉強。

四周半。

等待落地。

但不勉強的難度,落地依舊有一些風險。

余樂在將頭轉回來的時候,哪怕他戴著滑雪鏡,前方的燈光只是一個個小小的光點,但在足夠黑的視野裏,他的視線焦距第一眼還是落在了那些小光點上。

然後才是腳下。

這正是晚上不好滑,容易失誤的原因。

視線被光捕捉,是一種本能。

然而這樣的比賽,所有的一切都是瞬息間的事情,瞬間的分神都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出現。

所以,肌肉記憶成了重點。

余樂的視線從光點上移開,去尋找腳下雪坡的同時,他的雙腳已經落在雪地上。

視野驟然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