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秩序與混亂(第2/3頁)

“大帝,你到底如何算到這巧妙的時機?”折翼金烏眼眸放光道。

“如何計算到這一點,是個社會學問題,在銀河學院我留下了一套紫微易數推演模型,你們有興趣就去研究吧。”黃極沒有辦法讓別人也擁有信息感知,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一套把人心都算進去的因果演算模型。

暫時為之,這套系統還很不完善,但推演一些大事,文明的一些症結所在,還是可以的。

理論上,任何人只要反復測算,都能算出自己的文明大勢所在,繼而順應天時。

不過,算出來歸算出來,有的人或許會順應大勢,有的人也許偏偏就不……

……

2046年,3月15日。

災難到現在,過去了七個月。

地球文明的科學界都陷入了一種蓬勃狀態中,思維的碰撞,靈感的迸發,遠高於百家爭鳴和二十世紀初。

這一次,是全人類所有國家共同的一次文化融合。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災難,極大的激發了人們的思想。

舒適圈被打破了,數以億計的人離開自己的家鄉,數以億計的工作、生活被徹底撕碎重組。

這個時候,不會有人還看電視、刷八卦、玩遊戲、追明星,生活陷入低谷,便會更加的務實。有一點點娛樂就已經感覺很幸福,更多的人被迫去考慮生存問題,考慮文明的走向,考慮集體的未來。

大災大難之後,整個大時代的變化,讓一些人變得頹廢,但也讓一些人更加熱愛生活。

當後者越來越多,遠遠壓過混日子的人時,這個社會就是個銳意進取的社會了。

集體的智慧,就從中迸發出來。

不僅僅是科學家引領進步,普通的工程師們在進行工業建設過程中,也一樣會突發奇想。

更甚至一名普普通通的車間工人,在辛辛苦苦做完今天的工作後,一邊吃著飯,一邊懷抱著極大的生產熱情,去思考如果改善生活。

猛然間就想到了一個可以提升產量的方法,立刻放下飯碗,沖進車間進行測量,隨後上報負責人。

在接納了他的提議後,工廠僅僅只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改動,車間的生產效率就提升了千分之一。

這雖然是不起眼的進步,但這種小事情,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

無數個這樣的個體,此起彼伏的出現,零零星星地改變著這個世界。

文明的進步,就是在這樣的瑣碎中,由無數普通人所創造著。

0.1%、0.2%、0.3%,諸如此類的小進步,當它們出現在最基層的地方時,一個大時代就被掀起了。

不過,科技爆炸,與社會動亂,兩者並無沖突。

其實縱觀歷史,人類的思想最激情燃燒的時刻,往往就是矛盾與動亂最尖銳的時刻。春秋戰國如此,二十世紀初亦如此。

如今的地球整個社會如同一個大熔爐,錘煉打造著文明未來萬年基石的同時,也在面臨非常嚴重的民生問題。

首先糧食是第一大問題,本來全球就有數億人的糧食供應短缺,災難一來,經濟活動停止,挨餓人口瞬間暴漲到了二十億,這個數字還在與日俱增。

再加上開始兩個月的戰亂,如今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地區都陷入了饑荒,挨餓人口高達五十億。

別看地球文明政府已經建立,可實際上執行力低得可怕,早在十月份就通過的糧食按需供應法案,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落實。

擁有糧食儲備的地區,死扣著糧食不放。眼看饑荒區域又要暴亂,地球聯合文明軍隊只能選擇‘強行調動’。用軍機拉著糧食去往世界各地,勉強把全球每個月餓死的人數,從最初的兩千萬,降到了十萬人。

可即便是解決了運輸問題,把全球的糧食儲備按需分配出去,地球文明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在災難最開始的幾小時裏,全球的植物都吸收了過量的紫外線,其中尤以谷物受損最嚴重的。輕則減產30%-40%,重的達60%-70%,局部田塊甚至顆粒無收。

經過計算,地球糧食儲備根本不足以養活所有人。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剩下的五十六國都在全力組織國民種地,但是有些地區,有些人群,他就是不加入到這種社會重建中。

他們寧可看著田地荒廢,看著城市破敗,也不去嘗試改變,只是等著所謂的文明政府,把援助送到。

救災的物資車輛,都被暴徒洗劫,他們寧可面對荷槍實彈的軍隊,進行廝殺,也不願意放下槍,去從事勞動。

就拿北美洲來說,大大小小上百個新勢力被建立起來,獨立在地球文明之外。

有的名為國度,實則只是武裝組織。邪教、種族主義、暴力獨裁者在這片土地上肆虐。

像什麽猶太經濟聯合體,已經算是非常有秩序的了。而什麽‘諾亞神教’、‘大衛之城’、‘紅脖子軍團’、‘聖地亞哥帝國’之流,基本接近無政府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