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2頁)

樂無晏又將甘貳叫來,扔了一袋靈藥給他:“你和其他人每人一株,拿去分了吧,之後這段時日我要去山頂的洞府閉關,你帶著其他人在下邊守著,便不要上來了。”

甘貳大喜過望,接過那袋靈藥道謝,領命而去。

樂無晏輕出一口氣,回屋收拾東西。

所有寶貝包括那根鳳凰骨盡被他收進乾坤袋中,屋子裏能帶走換靈石的東西他也不客氣地一齊收了,徐有冥欠自己一條命,拿他點東西而已,樂無晏做得沒半點心理負擔。

出門時像又想到什麽,他順手摘了枝窗外開得嬌艷欲滴的花枝,回去擱到了外間的長幾上,拍拍手,沒有任何留戀地轉身離開。

怕被人察覺,樂無晏沒有選擇乘飛行靈器,而是走的另一邊的山道,悄無聲息地下山。

太乙仙宗內有一條貫穿整個宗門的河流,流經門內每一座山峰腳下,是門內眾多低階修士進進出出慣常選擇的路線。

樂無晏身著太乙仙宗弟子統一的白錦袍,頭戴帷帽,天大亮時,出現在遠離宿宵峰的一處小碼頭上。

等了半刻,便有船過來。

船上人不多,三三兩兩坐在一塊,有乘船去其他峰頭的,也有和樂無晏一樣,打算出宗門的。

樂無晏尋了個位置隨意坐下,便聽身邊人議論起今日明止仙尊講學之事,紛紛扼腕有事在身實在抽不出空,錯失了這次跟隨仙尊悟道向學的機會。

樂無晏拉了拉帷帽,並不擔心會被人認出來。

太乙仙宗光是內門弟子就有數萬人,他雖是仙尊道侶,且與當年的魔頭長著一張臉,實則見過他長相之人寥寥無幾。

也有性子外向的修士見樂無晏不說話,順嘴問了他一句:“這位師兄是哪座峰頭的?”

樂無晏隨口胡謅:“泰陽尊者座下記名弟子,今日替師兄們出外摘些靈藥。”

反正那老頭氣得閉了關,借他名頭一用也無妨。

船上余的人聞言,紛紛肅然起敬,看他的目光裏便多了幾分艷羨。

記名弟子雖不及親傳弟子地位高,但師尊是大乘期長老卻又不同,畢竟宗主懷遠尊者也只是大乘期巔峰的修為,放眼整個太乙仙宗,如今修為達大乘期的修士,統共不過十余人。

樂無晏老神在在,心裏更放心了幾分,秦子玉做了徐有冥這位唯一的渡劫期仙尊的記名弟子,在宗門內是何地位怕只有那小子自己還不清楚,除了如向志遠那樣沒長眼的,應該不會再有人敢欺負他。

至於徐有冥會不會翻臉不認人,他卻是不擔心的,秦子玉修為低下,徐有冥沒必要針對他,人既已收下,徐有冥那狗賊總得顧忌著自己名聲,再者還有余未秋那小子在,小牡丹從此能在這太乙仙宗內安身立命,再好不過。

之後樂無晏便不再與人多交談,闔目養神。

船行了半個時辰,出內門之後人更多了起來,外門弟子魚龍混雜,且有十數萬人之巨,整個外門更像一座大型城鎮。

樂無晏提前下了船,用靈力抹去內門弟子袍領和袖口上獨有的標識紋路,輕易混入一眾外門弟子中。

出紫霄山的大道一共三條,他都放棄了,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需要穿山林而過的小道。

是余未秋指點給他的,如這樣離開宗門的小道還有數條,一般弟子不會選擇走這些地方,是方便給在宗門內為仆的妖修進出。

樂無晏走到山林小道盡頭,雜草叢中立著一塊半人高的石碑,上書“太乙仙宗”四個字,遠不如當日徐有冥帶他乘鸞車入宗門時,看到的聳立在紫霄山之巔的那巨石恢弘。

樂無晏試探著往前跨了一步,手中的弟子銘牌上有紅光閃過,他已順利通過了紫霄山的護山法陣。

每一道門都會留有門內弟子的進出記錄,但等徐有冥發現他不見,想到要來查這些偏門的記錄時,總歸要耽誤些時間。

只要能在那之前回到逍遙仙山,他就有辦法讓徐有冥再找不到他。

面前便是下紫霄山的道,樂無晏深吸一口氣,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