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劉向此行,帶來了朝廷的嘉獎令。軍中那些有名有號的將領,如趙璞、周慶、楊虎、蕭禮先等,一一得以升官進爵。其余之人依據功勞大小,也各得到不同等級的賞賜,無一遺漏。

朝廷亦思懷英烈,制定撫恤之策。

姜祖望追封烈侯,配享太廟。

除了以上,軍中此前一直在傳的關於凱旋慶禮的消息,也得到確證:將士班師回朝,參與大禮。

這些事情先前都已有消息在傳,隨著欽差的到來,傳言落地,算是意料中事,引發眾人格外關注的,是朝廷對於姜含元的封賞:

晉大將軍之位,封“天武“之號,全號天武長寧大將軍,享彤墀賜宴之榮。

不但如此,皇帝允她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這樣的待遇,除了賢王和先前的攝政王之外,本朝絕無僅有。於外姓臣將而言,是立國以來的頭一份,獨尊無二。

除了皇帝對姜含元的格外厚恩,欽差劉向帶來的另外一個消息,也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北方戰事雖然已經結束,但接下來,墾田拓地、安置流民、施展德政以及歸附人心等等大事,依然迫在眉睫,亟待處置,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裏位置特殊,除了北向依然存在的可能的威脅,周邊還有八部等藩屬,關系錯綜。

為應對當下,更是為了長遠之計,朝廷擬將幽燕等地合並管轄,設都護府,定府燕郡。

顯然,大都護的位置,舉足輕重,非大賢大能之人,不能勝任。

朝議當中,賢王推舉祁王束慎徽。

這場關乎大魏北方門戶得失的戰事,從一開始,便是由他主導,並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就在不久之前,他已請辭攝政之位,再赴北地,代朝廷慰軍,並安撫邊事,此事,人人皆知。

在這道特詔裏,皇帝回顧了祁王的諸多功績,除了表達他能繼續為朝廷分憂治理疆域的希望之外,感念他對自己的輔佐之功,加“仲父”之號,加九錫之尊,另賜節,持節,可便宜行事,乃至先斬後奏,不受節制。

戰事結束了,因為姜含元和當朝攝政王的特殊關系,對於她將來的去留,不可避免,最近也成為了她眾多部下關注的一個焦點。

少帝年歲漸長,攝政王辭位,是必然之事。

但眾人都以為,攝政王將來即便離開長安,也會被封在富庶之地。到了那時,女將軍身為王妃,必然也會隨同一道。

對此,許多打算將來繼續從軍的將士難免感到不舍,乃至迷茫和顧慮。

誰也沒有想到,攝政王功成之後,將到幽州擔任大都護。那麽顯然,她也不會走了。

各種好消息接踵而至,當天軍中又有犒賞,人人喜笑顏開,氣氛極是熱烈。

束慎徽和姜含元也為劉向接風。宴畢,待陪坐之人退出,四下沒了外人,劉向下拜:“殿下!卑職能有今日,全仰仗了殿下,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他如今已是少帝跟前的得力之人,深受器重。不但如此,女兒也與賢王之孫定了婚事,兩家結為姻親。長安之人爭相結交,無不以和他有舊為榮,但他卻仍以舊日的卑職自稱。

束慎徽大笑,將他扶起:“你有今日之位,因你忠勇,又立大功,與我何幹?”

當日蘭榮出逃之後,自知再無退路,只能糾合那些同樣高王成王余黨,企圖割據自保。劉向奉命前去平亂。他本就是武將,指揮有道,領的又是經制之師,叛亂很快便被平定,蘭榮被俘。他將人押解回往長安,等待入城之時,少帝傳話出來,不欲相見,賜他全屍。蘭榮絕望之下,投水自裁。

此事雖可稱是功勞,但劉向心中卻很清楚,當日只因高賀死得太過突然,黨羽也被剪除大半,致令蘭榮跟著元氣大傷,難成氣候,到了後來,人馬已是形同烏合之眾,朝廷當中,能打之人,絕非只有自己,當時便有不少人暗中都想得到這如同送功勞的機會,而最後,機會卻降到了自己這個剛從皇陵被召回的失勢之人的頭上,到底為何,他心知肚明。

方才那一跪,一聲卑職,是發自內心。想到此前的波詭雲譎,一時更是感慨,乃至激動眼熱。但見面前之人意態豪爽,渾不在意的樣子,他便也不敢太過表露,拭淚起身後,呈上一口藥匣,內中各種珍貴藥材,其中有支千年老參,形若紡錘,又如人貌,參須攤開,鋪滿手掌,極是罕見,說是賢王所備,讓自己轉交。

束慎徽笑道:“勞煩回去之後,代我轉達謝意。”

他說著話,看了眼一旁沉默著的姜含元,接著道,“原本該回去一趟,親自道謝,只是傷情尚未痊愈,恐怕難以成行,只能托大了。”

劉向忙說無妨,賢王特意叮囑,讓他安心養傷,再次望向姜含元,遲疑了下,終於,小心翼翼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