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南線。

宣威將軍周慶與張密領著人馬,路上連過兩關狙擊,浴血奮戰,終於行軍到了橫山郡。

從他們領兵出發的日子算起,路上行軍加上因為作戰的延誤,時間已過去了二十多天。

到了這裏,周慶雖然急著趕路,恨不能插翅飛到楓葉城去,但考慮到地勢,便是不用副將張密提醒,這位一向巨力和悍勇而著稱的大魏猛將,也變得謹慎了起來,不敢掉以輕心。

橫山郡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從地形而來的。沿著道路北上,兩山橫峙,中間有片十幾裏長的谷地。

要想去往八部,方圓幾百裏內,這道谷地,是必經之道。

這一日,清晨,當陽光從山谷的上方斜射而下,谷地之中,連最陰暗的谷溝和角落,也變得光明了起來。然而,就是在如此的陽光之下,在這道谷地盡頭的一處荒野地裏,一場慘烈的廝殺,正在上演之中。

這是兩天內,在這個地方發生的第三場作戰。魏兵和狄兵,再一次地絞殺在了一起。

這也是魏國的宣威將軍周慶和狄國的人屠欽隆之間的第三次交手——兩個猛將的較量。

昨天,正如周慶先前預料的那樣,總數約有萬計的狄人,在此設下攔截,占據住谷口外那片寬闊的扇形地帶,將快要出谷的魏國軍隊牢牢地堵在了谷口內的這段狹窄通道裏。

周慶必須讓大隊盡快沖出谷口。否則,受地形的限制,每一次組織突圍,都不能發揮正常的威力。士兵如同一窩被困在窄口瓶裏的螞蟻,一時之間,根本無法全部從瓶口裏出來,更不用說列成有戰鬥力的陣型了。最大的可能,就是沖出去一波,被嚴陣以待的狄軍吃掉一波。

昨天試過的兩次沖鋒,最後都被壓了回來,傷亡不輕,總計達到數百人。劣局倘若不能盡快突破,便是身後這幾萬人的軍隊最後能夠得以脫身,他也耗不起時間。

周慶預先是了解這個地形的。他原本的計劃是利用自己在陣中罕有匹敵的沖突能力,殺入亂軍,斬取敵酋。只要敵酋身死,剩下,便就不在話下。

事實上,在這條行軍的路上,前兩次遇到的阻礙,便都是如此解決的。

但令周慶想不到的是,這一回,對方統領人馬的,竟是欽隆本人。

從昨天遭遇,兩次交手過後,周慶便知,這個素有人屠之名的狄國猛將,確實並非浪得虛名。

據說此人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次敗績,便是早年,在他從晉國手裏拿下燕郡之後,又趁著勝勢,領軍再去攻打魏國的雁門。不料陣中不慎,被姜祖望挑下了馬,險些喪命。除了那一次外,此人所向披靡。

周慶對自己的武力是相當的自信。在大將軍的麾下,他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否則,那日他也不會貿然開口接下這個任務。

但是遭遇這個狄將之後,他不得不承認,對方確實是他迄今為止遇到過的最為強勁的一個對手。

經過一夜的整休,這一刻,周慶第三次沖殺入陣。他的手中緊握他用作武器的馬槊,朝著前方的目標而去。

對方披著黑色的鎖子重甲,胸前橫著和他相同的一杆馬槊,脖頸粗壯,眼睛裏閃爍著殘酷的光。這個狄人,猶如一頭騎在馬背上的兇獸,正在陣中奔突,如切菜斬瓜,接連砍翻了幾名朝他迎上的魏國士兵。

此人正是欽隆。今日這一戰,周慶必須要斬殺的目標。也是他唯一的目標。

昨天在他乍見此人現身於此的時候,他心驚肉跳。但並非是因為懼怕對方。

令他懼怕的,是身為狄軍主將的欽隆,此刻怎會出現在這裏。

他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楓葉城難道已經破了?

但他的行軍副將張密說,應當還不至於。至少,在欽隆離開楓葉城之前,城尚未破。

張密分析,如果城池已破,欽隆也就沒有必要再在楓葉城的一帶駐紮過多的人馬,他既然親自來此截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的考慮,必會帶著大隊。那麽,此刻將他們攔在這裏的,就不應該僅僅只是這萬余的狄軍,人數,至少會和他們齊平。

而且,這萬余人裏沒有一個是來自八部的。可見這支人馬,應當就是原本等在這裏的伏軍。

在昨天那兩場試探性的沖殺對戰裏,雖然魏兵傷亡不輕,但對方也沒討到過多的便宜。而讓投降過去的外族士兵沖殺在前,這是狄人慣常的做法。這更加說明,攻打楓葉城的那一支人馬的主力,此刻應當還在那裏。既然主力還在,城池想必也是沒有被攻破的。

張密如此的判斷,才令周慶稍感放心。

作為一個將榮譽看得重過性命的武將,他寧願戰死,也不願意蒙羞。這趟事情是他自己要過來的,倘若最後,大軍連楓葉城都沒到,就被人撲殺在了半道之上,他有何臉,回去再見大將軍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