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7頁)

姑娘們不是真的金殿策論嚴格各答各的,方才凡有人落筆,都有幾個歡歡喜喜湊過去看現場熱鬧的。尤其是襄王郡主,自己又不寫,就拎著她的拂塵,甩著她道袍的大袖子,各處去提前看詩。

黛玉的詩也有幾個姑娘看了,當時就贊不絕口。

吳六姑娘鬧了個烏龍,本來就紅潤潤的蘋果臉就更紅了。但她性子直率,也沒當回事,也跟著眾人笑起來。

紹王妃又轉頭問站在她身旁,方才一並看詩的襄王郡主和林姜:“兩位監場官兒以為如何?”

襄王郡主甩了甩拂塵:“很是,很是。”

林姜倒是跟吳老夫人一樣要避嫌,就只是笑了笑。

王妃見此,就含笑蓋章:“好歹自有公論,俱我們看來,還是林姑娘的詩新巧別致,堪為魁首。”

然後取了旁邊早就備好的一方古硯作為彩頭,要贈與黛玉。

黛玉自然要上前接過王妃之賜,而紹王妃也就勢扶起她的手,就近再次端詳了一二,然後才不動聲色放開,說了句:“好孩子,果然好詩好句好心胸。”

之後王妃又選了幾首詩點評了一二,俱是一眼挑出其中亮點,把在座姑娘們都說的心服口服。

過後王妃也沒有把收上來的諸詩稿,再讓姑娘們傳閱點評,只是擱在了自己手旁。

迎春很是松了口氣,覺得不用接受公開處刑,讓別人議論自己硬著頭皮編出來的詩——要是一一傳開讓這些閨秀們邊看邊評議,迎春都想鉆地縫子了。

還有幾個跟她想法一致的姑娘,也都是心裏大石落地。

林姜看在眼裏,越發覺得周黎蘅的溫柔體貼,或許是隨了紹王妃。雖然王妃看起來性情爽利與兒子的淳厚溫和不同,但這種願意體貼旁人,替人免了尷尬為難境地的溫柔,確實與周黎蘅的善良同出一源。

身處高位,本就容易浮雲蔽目,只看高遠。而紹王妃母子,卻都是能彎腰憐憫地上柔弱花朵的人。

-

“回王妃,爐子都備好了。”

紹王妃又帶著眾位姑娘轉換場地,回到了後院二門內的一處園子中。只見院中設有四邊敞開的兩處亭台相對,宛如日月之形。圍亭而建的是一片白梅林,此時已過了二月上旬,梅花基本都落了,只剩下零星數點晚梅。

與臘月裏,林姜與黛玉看到的齊陽長公主院前的梅花之茂,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這片梅林另有一番味道,顯然經人精心修建過,並不顯得寥落,這星點梅花反而顯得幹練疏利,有種少而精的景致。

數個婆子在亭子中圍著炭爐正在燒火。

魏夫人一見就笑了:“王妃今兒是要帶著姑娘們吃烤肉?”

紹王妃點頭:“既然都做男兒裝扮,索性就學著他們男人去圍獵時吃烤肉罷了。況且今日天冷,單在外頭賞梅倒是白凍著,就著火爐吃肉賞梅,眼睛也飽了,肚子也飽了豈不好?”

饒是黛玉有心事,都忍不住一笑。

紹王妃真是有趣。瞧王妃方才點評詩句一語中的,就知是個詩書皆通的風雅人,但卻又不是那等過分追求風雅氣度的拘泥文人,竟然會想著邊賞梅花邊吃烤肉,倒是瀟灑之意多些。

亭台周圍站了許多婢女婆子,都十分能幹仔細,看著姑娘們興致勃勃的選了肉與菜,就忙上前幫著烤,還時不時調整爐子的炭火,免得火星子大了崩出來燒了姑娘們的衣裳。

林姜跟黛玉坐在一處,三春自然也跟她倆一起。林姜倒一時不好問方才黛玉是怎麽了,於是只說閑話:“這京中也只有紹王妃敢這樣請客了。”

這一堆官宦小姐上門,尋常人家都是要求仔細不出錯為上,吃吃點心看看文雅戲曲是最保險的。

這種帶著她們又換男兒裝,又生爐子架鐵絲網吃烤肉的,有麻煩又擔著風險。

也只有紹王妃這樣的脾氣,這樣的地位,才無所顧忌拘束的請姑娘們來敞開了玩。

林姜只見,連平時見人眼神總是躲閃有些木訥的迎春,和神情冷淡不愛與人相處的惜春,才來了不到半日,笑容都多了起來。

探春更是神采飛揚,方才她的詩可是得了王妃的誇獎呢。

說來她在家中時,偶然也做了些詩詞,只苦悶無人可分享。

賈母對孫女們的功課不上心,只說不是睜眼瞎就算了。而從大嫂子到迎春惜春,又都是各有愁苦之處,對詩文不甚感興趣的。

寶玉倒是喜歡詩詞歌賦,對自己這個妹妹也不差。可惜寶玉嘴沒有門兒,見了探春的詩就嚷嚷著,三妹妹好才學,做的詩比我強多了!以至於這話傳到王夫人耳朵裏,害的探春被王夫人冷臉冷待了好幾天。

自此後,探春也不太敢拿給寶玉看了。

於是許多時候她對景起了詩性,最終都只是興致勃勃寫了,然後默默然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