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野心勃勃(第2/3頁)

沒錯,李市長和鄭禮,已經完成了鏈接,結成了政治上的同盟……不管新上任的議長是誰,迎接他的必然是地獄開局。

按照時遷城的政治體制,市長和議長一個行政上的一把手一個是政治(名義上)上的一把手,一個管實事(行政部門、社會功能)一個掌大局(管人事、民意),兩者很難說誰大誰小,主要是看坐在這位置上的是誰。

所以,兩人是注定貌合神不合的……這不單單是相性和權力分配的問題,更是時遷城的諸多勢力需要兩個相互“針對”的大佬,來平衡彼此的力量,避免出現暴君獨裁者、家天下、貴族等級制度。

不管誰上台,不管那個人之前和李市長的關系如何,甚至有可能是親兄弟、過去的下屬,上台之後,都必須和李市長保持距離,並在各方面進行水面下的爭鬥。

最終誰更強誰贏,誰就自然的說了話算數……這不是殺死對方的爭鬥,更不是單純的權利鬥爭,更多的還是一種需要,一種時遷城傳承了這麽多年的歷史需要,已經成型的兩大派系需要兩個彼此合作卻有不斷鬥爭的頭領率領。

當壓了李市長這麽多年的老議長終於選擇了退休,“年輕”而野心勃勃的李市長,自然不會等著新任議長緩過氣來,然後繼續和自己死磕個幾十年,決出個“雌雄”。

但現在,如果這個大項目被全力推動了,被李振君市長全力推動了,新任議長只能被迫服從……呵,那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這座城市誰說了算。

最妙的,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每一天李市長都可以推動這個項目,而議長至少為其配合,這種馬首是瞻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新議長權威的不斷削弱。

聲望和功績,是政治人物的生命,一個必須不斷對李市長讓步甚至低頭的新議長,至少要被其壓上幾十年,到時候如果李振君還掌握不住時遷城的政權,那就是他沒資格登上王位了。

這是一個陽謀,即使鄭禮不送上這份“報告”,李市長也會拿出一個類似的大戰略,來作為自己的施政綱領,並和新任議長在各個層面死磕,只不過鄭禮送上來的大禮,實在太戳中了李市長的敏感點,讓其瞬間拍板全力配合……沒錯,即使在這一刻,李振君依舊以為鄭禮是看穿一切的謀劃者。

這個時候,就是鄭禮自己都不敢說真話了,否則要出大事的……被“合作對象”看輕,可是會要命的。

如果新任議長不要鄭禮的票就上位,依舊和李振君死磕,反對這個“大戰略”怎麽辦?這就是這個方案最讓李振君心動的地方。

“沒有我的10票,沒有鄭禮的10票,你丫還能當選,讓就讓你上位也不冤。更何況,鄭禮手中握著的,可不僅僅是10票,真的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地方派鎮守手上的小票居然會這麽重要。”

本來,大體傾向議長派的四王(20票)和市長派的十二部委(36票),每次選舉票數大致平衡(十二部委不可能全部倒向市長),地方派的48票看起來不少,但每一次基本都成了廢票……每一個鎮守,其實還代表著一個地方領主、大世界的選擇,基本不可能被全部收買,且單獨鎮守的票數只有2枚。

更重要的,還是這種選舉是中央派的內政,地方派如果真的要動什麽歪心思,比如說聯合起來弄一個插入中央的地方派,會被總票數更多的中央派聯合起來排擠出去的,同時,也會加劇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和矛盾。

一直以來,“鎮守”們更替順利,就說明這套平衡機制大體運轉良好,保持著詭異的動態平衡。

但現在,鄭禮這10票就非常致命了,再加上李市長的10票……可以說,在兩極變成了三極之後,這套機制還沒有適應過來,這站在一起的20票,可以確定沒有“鄭禮+李振君”的點頭,新議長根本不能上位。

於是,這就反過來逼新議長必須接受鄭禮的條件……不管是誰上位,都必須以接受這個“鄭禮提議,李振君推動並負責”的大戰略為前提。

這就注定意味著,新任議長肯定是一個弱勢議長。

這是一個死局,是一個整個時遷城全面向李市長靠攏的時代拐點,在李市長的眼中,鄭禮是第一個看穿了這一切,並送上了超級大禮的……開心瘋了的他,怎麽可能拒絕這麽誘惑的大禮。

在找專家評估了這份戰略的可執行性,確定了不管是政治還是戰爭上,這都是高投入高回報的宏偉戰略,野心勃勃的李振君怎麽可能拒絕在壓倒自己的制衡者的同時更在上位之後,就立馬立下一份蓋世功勛。

於是,他在一邊感嘆“真沒想到居然遠在天邊的小家夥最了解我”,一邊給出了全力以赴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