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少校大少爺

就在1937年初,魔都還發生了“七君子事件”。

金陵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在魔都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裏等7位救國會的領導人。移送蘇州江蘇省高等法院羈押。由於7人都具有專業的社會地位,因此被稱為“七君子事件”。

這一事件激起了全國人民和國內外各方面人士的強烈抗議和譴責。

直到“七七”事變爆發後,政府才宣布具保釋放沈鈞儒等七人。

這件事跟西安事變相輔相成,說明全國抗日氣氛高漲,秦笛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實際上,秦笛做的工作都是暗暗進行的,他的付出並沒有多少人曉得,在國人的印象中,他始終都是花花公子的負面形象,而他自己也懶得去矯正。

對於仙人而言,凡人評價,無足輕重。

有些人喜歡粉飾自己,盡量做出高大上的樣子,其實他們都是半吊子,功力太淺,才會如此。

秦笛則不然,他的起點太高了,不需要俗世的名聲,凡事出於本心即可,只要自己的良心過得去,何必在乎別人怎麽說?

他覺得:“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仙人要想大隱於市,需要露出些許破綻,才不會被雷劈。那些十全十美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

太上老君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臧克家的詩也說了同樣的話: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這些道理不單適合秦笛,也適合天下所有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捧得越高,摔得越狠,越是大人物,越要如履薄冰,否則會死得很慘。

1937年2月11日,乃是農歷春節,新年第一天。

這天上午,杜悅笙忽然打電話過來:“秦先生,快來,清先生要見你!”

秦笛有些驚訝,心想:“大過年的,清先生不留在金陵團拜,跑到魔都來幹什麽?他為什麽要見我?這倒是一件怪事!”

他並不曉得,歷史上這一天,清先生真的在魔都會見了杜悅笙、張嘯林!是否見了黃金榕?史書上沒有講。

秦笛來到杜公館,看見黃金榕也在,現場並沒有多少人,只有清先生和青幫三位大亨。

這時候,青幫三大亨的勢力,已經發生了變化,杜悅笙正當年,隱隱占據上風。

清先生看見秦笛來了,笑著招手:“來,近前說話。”

秦笛上前參見:“見過清先生。”

清先生上下打量著他,笑道:“秦笛,一別十余年,你好像沒什麽變化?”

秦笛道:“清先生,您也變化不大,看上去跟當年一樣。”

“當年我什麽樣?”

“當年您英俊挺拔,骨骼清奇,天下少見。”

“哈哈,你倒是會說話。現如今我年近五旬,跟這些詞不沾邊了。”

“男人到中年才帥氣,清先生您尤其如此。”

“秦笛,你有沒有字號?”

“有,我姓秦,名笛,字正音,號春秋。”

清先生微微點頭:“嗯,這名字倒是不錯,我就叫你‘春秋’好了。我這次叫你來,是有事問你。”

秦笛轉頭看看三大亨,然後道:“先生您請說。”

清先生道:“我聽說秦家轉移了資產,想問問你,對於未來的局勢怎麽看?”

秦笛心想:“我說的話你信嗎?你這人很有主見,我就算說了,也沒有用。”

不過,他還是故作沉吟之狀,稍停片刻,道:“我大致同意百裏老先生的《國防論》。日本人勢大,就像兩米高的壯漢;中國孱弱,就像一米二的少年。我們要以柔克剛,耐下心來慢慢打,同時發動百姓,堅壁清野,不給日本人劫掠的機會。否則,日本人搶了我們的糧食、金銀和礦產,他們將逐漸壯大,那就更加難打了。”

清先生道:“如果集中全國兵力,在魔都進行一場決戰,你說結果會怎樣?”

秦笛道:“先生,請恕我直言,這場大戰非比尋常,日本人兵強馬壯,可能一口氣殺到武漢,占領大半個中國。我別的都不怕,就怕平民被屠殺,無數婦孺被摧殘……特別是國都金陵,一旦戰事打響,請先生撤走城中的百姓……”

清先生搖搖頭:“你有些危言聳聽了。難道說日本人瘋了?豈敢大肆殺戮平民?城裏沒有百姓,守城官兵先自慌了,那還怎麽打仗?”

秦笛環顧左右,不說話了。

清先生道:“我今天過來,本意是想將青幫弟子納入忠義救國軍系列,我已認命杜悅笙為軍事委員會淞滬別動總隊主任,授予中將軍銜。想請你擔當副主任,授予少校軍銜,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