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2頁)

“臣附議。六皇子沉穩寡言,胸懷大策,今又得民心,是可托付之人。”

……

方俞眉心一凝,他微微低頭,斜垂著眸子瞟了一眼朝中為楚靜非說話的官員,戶部尚書,禮部郎中雲雲……他遠遠與大理寺少卿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神色不太好看。

楚靜非在朝廷中沒有幾個明眼幫著說話的,明面上也就蕭從繁,兩人年紀相仿,少時一起讀過書,大理寺少卿是尤鐮的親爹,自然也是楚靜非一黨的人。

倘若今日替楚靜非請位的人是大理寺少卿的話,那倒是合情合理,可在朝堂上請位之人卻並不是楚靜非的人,要說是中立黨,也不全是。

皇帝照舊聽朝臣舉薦了一番,未曾落定皇子,倒是也在朝堂上誇獎了老六幾句。

方俞感覺這個風向很不對勁,他下朝以後便與大理寺少卿一前一後進了將軍府去找蕭從繁。

“這幾位大人確實不是六爺手底下的人。”

大理寺少卿道:“老夫雖也疑惑這幾位大人作何會舉薦六爺,但六爺回京以後終歸是要過明路的,今下朝堂有人靠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方俞卻憂心道:“若真是有心舉薦六爺的,那自然是件好事,六爺今下立下大功,有人意圖親近六爺也屬常事。但最要緊的是這些人是真心想投靠六爺,還是受人所托假意投靠。”

蕭從繁和大理寺少卿對視了一眼,也覺出不妥來。

“這股風實在是不對,還是得讓六爺趕緊回京。”

蕭從繁道:“好,我這便派可靠之人前去送信讓王爺盡快趕回。”

方俞的擔憂卻也不錯,朝中的這股風是對準了老二吹的,德賢貴妃私下鼓動了朝臣舉薦楚靜非,便是為了讓老二著急。

“母妃,母妃!”

德賢貴妃且起身,便聽見自己兒子急急忙忙的聲音,瞧見躥進殿裏的人,她不免責備:“冒冒失失的像個什麽樣子。”

老四藏不住臉上的喜意:“母親這步棋實在是行的穩當,線人來報,老二已經開始有所部署,準備阻止老六回京,私下聯合了自己親厚的幾個武官。”

德賢貴妃勾唇一笑,老二原本是最有可能繼位的一個,眼看著一切都水到渠成,老六在這關口上忽然打了勝仗,他能不比任何人都要著急,果然是也激不得。

“只是……老二如何能把老六攔在西北?便是能延緩他回京,卻也不能一輩子將他堵在西北回不來啊,莫非他想派人前去刺殺老六?”

“傻兒子,老六那麽好殺早死在戰場上了。”德賢貴妃話音一落,美眸變深,倒是被兒子的傻話給點醒了,不論是用什麽法子,也只能讓老六暫時回不來京城,而想讓他永遠回不來,除非……除非能下命讓老六一直駐守西北。

“不好,巳兒,你說線人前來稟報老二聯絡了親近的武官?”

紀征巳點點頭:“是啊。”

德賢貴妃疏忽之間驚而起身:“恐怕是老二等不及了,他怕是想把老六先拖著回不得京,趁著朝中兵力散渙之時將位置坐穩了,到時候老六還不是任他發落。”

“他、他怎敢!這可是造反!”紀征巳說完後知後覺的捂住了嘴,瞪大了眼:“老二是當別人死了不成。”

“如今太子被廢,雖有舊部擁護,但大抵都是光會在朝堂上唇槍舌戰的文臣,拿的出手的武官沒有一個見得,老六手握重兵卻在西北。老二素來會籠絡人心,母家雖出身不高,但卻是武將,天時地利人和,他怎不敢?如今朝廷出了個方俞,修路燒磚制火器,朝廷局勢大好,誰能不饞這唾手可得的盛世?”

德賢貴妃目光銳利,當今的朝廷比起崇明帝繼位之時國庫空虛,水患天災,蠻夷擾境可要好的太多太多……

“母妃,倘若真讓老二得逞,豈還有你我立足之處?兒臣與老二頂著太子爭鬥了多少年,待他上位,除的必然是咱們母子二人。”

“我的兒,你可算是謹醒清楚了一回。”

德賢貴妃美眸逐漸陰暗:“他既能冒險博得至尊富貴,我作何不能絕地求生反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