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頁)

方俞瞥見一身近似於戎裝的楚靜非夾著一匹褐色的駿馬悠然而行,今日高束發冠,寬肩窄腰,遠了瞧不清面容,但隱隱可見的五官線條還是十分優越。

他的箭術方俞心裏是有數的,若是不藏拙,這場獵捕必然拿到彩頭,但是憑借他的脾氣,方俞想都不必想他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下場去摸摸魚,全了老皇帝的情面。

方俞也全了兩人相識一場的情面,捏著鉛筆寫寫畫畫,除了畫下二爺和四爺幾個類似於擺拍的精彩瞬間,大多數都畫楚靜非了,到時候下場能送他幾張,雖然沒什麽價值,但這時代沒有照相機留念,畫像也是記載風華正茂的一種方式。

老皇帝瞧了一陣兒場上掠過的馬匹,久不見人前來稟報獵捕情況有些乏味,偏頭見著身旁立著的年輕人正捧著冊子埋頭擇錄認真的年輕人,手上的冊子底下還有一塊薄薄的木板,整好支撐起冊子。

“方俞,讓朕看看你都記了些什麽?”

聽到身旁的聲音,方俞連忙把今上午畫的老皇帝英姿的冊子遞了上去,老皇帝瞧膩味了獵場,翻看著自己今日下場的記錄,如同翻看小話本一般,有圖畫又有文字,十分精彩。

老皇帝心情不錯,甚至對自己是主人公的這本小冊子有些愛不釋手,宮廷畫師多為富麗堂皇的色彩,看多了這小黑筆畫出來傳神的簡筆畫反而新奇。

“你這筆倒是方便作畫。”

方俞又把隨身攜帶的鉛筆遞了上去。

老皇帝把玩了一番:“何處尋得的此物,京城倒是少見。”

“是微臣在老家雲城的一處工坊帶來的。誠如皇上所見,頗為便捷,可以就是過於便捷了,微臣這一手字也不堪見人。”

醜不算醜,就是中規中矩讀書人的字,但是匹配不上一甲進士的字跡。

老皇帝笑了笑:“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人無完人。”

“陛下教導的是。”

老皇帝將冊子退還給了方俞,讓他好好保存,回去以後做了起居注把這冊子也存起來。有此殊榮方俞自然無有不依。

“你這手頭上畫的又是什麽,一並取來朕瞧瞧。”

方俞有點尷尬:“手上的還未做好。”

“無妨。”

老皇帝堅持,方俞也無法,只好又把手上正在畫的遞了過去,他就立在皇帝身側,低頭便能看間老皇帝看得津津有味。上午著重突出老皇帝的英姿,下午的他多畫了場景巍峨山峰,豐茂草木,自然也是有人物的,而這人物……

“怎大多是老六的?”

方俞心中咯噔一下,他不能暴露和楚靜非熟識,頓了頓靦腆一笑:“微臣鬥膽,覺著六王爺和皇上極像。”

陪在皇帝左右的近臣聞聲不由得都瞟了方俞一眼,朝中人誰不知這六王生性孤僻,三番五次的惹得皇帝不快,雖未犯過什麽大錯,但也實在不是皇帝中意的兒子,如今這小官兒竟然敢說六王和皇帝最像,實在是不知死活。

到底此下守著的都是文官,不似武官一般針鋒相對,只暗暗得替方俞捏了把汗。

皇帝雖有疑惑,但是也未惱怒,只道:“朕記得你並非京城人士,是勤學苦讀科考入仕,老六常年在外遊走,想必你與之也不過片面之緣,如何便覺著他像朕。”

方俞面上帶著年輕讀書人不染人情世俗的純真誠摯,然後臉不紅心不跳的拍起馬屁:“陛下神斷,雖微臣未有幸與六王爺熟識,不知王爺的秉性。但初見一個人之時必當先觀其身姿面貌,微臣乍見六王爺之時便覺王爺身姿卓然,眉濃似鋒,目光堅毅,面貌英俊超群,實在是像陛下。作畫之人喜美好事物,一時情不自禁便多做了幾筆。”

“哈哈哈哈哈!你們都瞧瞧這張嘴!”

老皇帝見著方俞一本正經大膽的品論完六王的形貌,最後壓軸又說像他,這馬屁是成功拍到了心坎兒上。眾所周知,六王爺的美貌和臭脾氣並存,因脾氣實在是討人嫌不得人親近,為此熟悉之人也就自動摒棄了他的外貌,今下一個小官兒說出直觀感受,倒是可信度很大。

龍顏大悅,幾位陪同的大臣也都松了口氣,轉而賠笑道:“小方大人所言公正,六王爺英氣冷駿,老臣今下回憶起來,六王爺同陛下年輕之時當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昔年陛下領百萬雄兵出征,何等英勇,六王爺為人耿直忠正,雖寡言少語,可放得下京中的富貴,願意踏足山川,深入苦寒之地,其氣概秉性不愧是皇上一脈相承。”

原本的冷灶被方俞三言兩語的馬屁拍過,竟然難得的燒了起來。方俞摸了摸鼻尖,這些個大臣眼睛都不閉的拍馬屁功夫實在是讓人望塵莫及,還得跟這些大人多學習學習才行。

老皇帝被馬屁拍的爽歪歪,沖身旁的如公公指了指方俞:“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