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頁)

學生議論紛紛:“還請夫子解答。”

“孫垣說的不錯,這兩籃子稻谷確實是一個品種,便是珍珠谷。往年珍珠谷絕大部分出自孫家的平領莊,前兩年一部分富余的百姓見珍珠谷米好價格高,產出的收益也大,於是便狠下決心花大價錢買了珍珠谷種子進行播種。”

“因著珍視昂貴的谷種,春時精細耕種,助谷物肥沃之物潑蓋不絕,卻是物極其反,土壤過於肥沃而致使稻谷多出空癟之症。”

方俞狠敲了戒尺:“此事並不算什麽秘密,稍作打聽,甚至是不必打聽都可聽談一二,何為?說明你們一個個是沒有拿半點心思關心農耕民桑之事。嘴上說著抱負,想要考取功名入仕為官,嘴炮打的響亮,可卻真正有一個人花心思去關心過百姓民生?”

“將來你們若是真能做官,那便是為著百姓奔忙做事,外頭稱一句父母官,青天大老爺,你們正當是恭維奉承之話?錯了!那是因著為官便是為百姓所思所慮,這才能換得一句父母官!今日你們閉目塞聽連民桑之事尚且不解,我真教你們寫出錦繡文章入了仕途,他日做了官兒你們能有法子解決百姓的農桑困難?”

諸人低著頭沒好意思開口。

方俞繼續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心裏想的是什麽,家中富裕出身便未在鄉野之地,不知農耕民桑之事實屬常理。但不知農耕農桑之事的也單是你們這些富家子弟,就是出身於鄉野人戶的諸多書生也是不問家中耕種,日裏只顧埋頭讀書。”

“我同你們說這些話不是讓你們沾沾自喜大家都一樣,也不是訓斥埋頭苦讀不對,是想告訴你們,在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大流之下,若是你們能夠透徹的了解民生民桑,豈非是大有裨益,領先於諸多考生之上!”

方俞說的諸人心動:“夫子教訓的是。”

“說的道理也總歸只是空談,你們今日聽進耳朵中明日便忘了,我也是從做學生過來的,你們心裏那點子東西我能不清楚。”

“年底放假以後回去好好過個年,明年開春課室裏的全部人一並雖我去鄉野體驗耕種,也合該讓你們好好接接地氣,否則在福窩裏頭待久了連骨頭都軟了。”

話音剛落,學生一致帶著驚疑的啊出了聲。

“這、這往哪兒體驗啊?難不成去自家的田地上嗎?”

方俞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沫子,慢悠悠的吃了一口,隨後冷哼道:“讓你們回自家的地上去,那還不是給你們空子鉆。大可不必操心,夫子家裏也有地,到時候便空出一塊讓你們體驗,鄉下也有莊子,彼時你們便在莊子吃住,短不了你們的。”

眾人嘴裏發苦,但是又不敢違抗反駁。

“夫子考慮的甚是周全。”

“今天的課便上到此處吧。”

方俞端著茶杯起身,轉而又對孫垣道:“那兩籃子的稻谷你拿回去,自家便是農耕大戶,問起農桑之事來竟然一問三不知,你便是最讓我失望的,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孫垣抱起那兩籃子稻谷,嘴裏苦心裏更苦:“是。”

還有幾日書院便要放假了,今年未有準備小考,學生和夫子都很輕松,方俞把又一堂子大課布置了出去,余下的日子他便很輕松了,讓課室裏的學生寫寫詩詞經義能到放假。

學生們也已經習慣了他異於其他夫子的傳授模式,先是給出一個課題,諸人躬行身踐,夫子從中指導諸人完成,課題做完以後在做大的講學,學生寫下感悟。

雖然上方俞的課時常要舍下臉面去做一些事情,且看著與讀書沒有太大關聯頗為不靠譜,但是一整個流程的大課業做完寫所思感悟之時他們又能滔滔不絕的寫下許多感悟,這絕對是以前的夫子教導下沒有的感受。

為此一群時常更替夫子的學生雖然時常不滿方俞布置的課題,但始終未有一個人私底下同家裏嚷嚷著要換夫子換去別的課室的,縱使是方俞此番提出要眾人下鄉野去體驗農桑,嘴上哀嚎過後竟還有些隱隱期待,能與同窗諸人一道在鄉野中耕種甚至夫子也在,這倒是前所未有的一種體驗。

方俞今日下課的早,回來夫子室收拾了東西便偷著從後門溜走早退了。

這陣子他發覺喬鶴枝尤其愛打理書茶齋的事務,眼下的時間點過去瞧上一眼,指不準還能與他一道回家去。

瀚德書院後門出去穿過一條小街,上了大街拐個角便到了書茶齋。

方才到街口他便見著了家裏的馬車,果不其然,小喬就在這頭。

他心中愉悅的舉著步子過去,到街口眼睛就是一跳。

一樓大堂櫃台前立著個二十來歲的白面男子,身姿挺拔,此番正在同對面的喬鶴枝不知在說些什麽,只見著喬鶴枝兩眼冒星光,臉上的笑意掩藏不住,相談甚是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