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頁)

縱使是方俞也有點受寵若驚,以往在書院雖然也得夫子看重,但是這般進夫子室能坐的待遇還是頭一遭,然而更令他震驚的是張夫子竟然還親自泡了一盞茶上來:“外省捎來的碧澗茶,嘗嘗。”

方俞其實是不多好茶葉的,但是嶽家做有茶生意,長此以往的倒是也沾了些茶氣,雲城這頭不產碧澗茶,他也是聽聞過這茶的名氣。又是讓坐又是泡好茶的,這不得把他慣的飄起來。

“家裏的事情可是處理完備了?”

方俞恭敬道:“都已經處理好了,請了這麽些日子的假也合該早些回來。”

張夫子擺了擺手:“你母親過世告假的時間長也是能理解的,不過是可惜了明年的會試,但父母養育,為其守孝就算錯過了會試也是無妨的,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學生也是想著多些時間沉澱未嘗不是件好事。”

張夫子點點頭,他歷來對待學生嚴格少有贊許,今下看著方俞也忍不住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背,誇獎道:“你非常好,老夫一生帶的學生無數,不乏秀才舉子,卻是獨你一個解元。老夫實屬是滿意了!”

怎能不滿意,他手頭上出了個解元,院長在書院裏多次表彰,一眾的夫子中就屬他臉面上最有光。這些日子隔三差五便有當地的富戶大戶攜禮登門,巴不得能把自家兒郎子弟送進他的課室求學,人活一口氣,到了這把年紀有了這般名望,他也是十分的知足。

“若無恩師苦心孤詣的教導,學生怎能有今日之成就,原回雲城想的頭一件事便是辦謝師宴,可惜遭逢喪事。”

“老夫知你有此感恩之心便滿意了,今下有此成就也不單是老夫講學之功,更多的還是你自己勤學上進有天賦,雖會試時間還長,這些時日亦不可懈怠。”

方俞拱手做禮:“謝夫子教誨,學生定然銘記在心。”

“好了,且不多說這些,想來你心中也有數。”張夫子喝了口茶:“講學之事老夫知你也不會推脫,你準備準備同書院的學生分享一二經驗便是,院長也交待了此次鄉試的其余學生一同講學傳授經驗。”

獲獎發言什麽的,方俞不用準備都知道怎麽做,以前在學校也是什麽國旗下演講,學生會主席發言一系,若是精心去寫演講稿反而千篇一律特別官方,閑聊吹侃一些趣事兒大家還更感興趣些。

“夫子放心,學生定然會盡心傳授。”他先前未來書院,尚且不知:“此次鄉試瀚德學院不知中舉多少同窗?”

“此年整個府城入闈之人尚且才六十六人,雲城總共十六名舉子,其中有十名是書院的學生。”

雍江府下九個縣城,平均下來一個縣城六名舉子左右,雲城富庶,果然要更出讀書人一些,已經超過平均線兩倍。書院裏此次入闈之人除卻他自己以外,他知道的便就季韞祿和李昀,一個二十七名,一個三十二名。

李昀尚還在府城未曾回來,聽季韞祿說回來時恐怕便要收拾整裝離開了,年底學政的三年任期便已滿。

“你想見他們也不著急,待講學之時還能湊齊見上一回。”

方俞知道張夫子所言還能湊齊一回是什麽意思,按照讀書人的慣例,一般考中舉子以後便不會在書院待著繼續讀書了,有了舉子這個功名後,家中的田地已經足夠養活一家人,不乏有讀書人到此之後就懈怠不想繼續苦讀的。

也有些上進的會自開書塾或者是到書院等做夫子教授學生,積攢幾年的名望,家中有門路的便可抽官到地方上做官。

自然也有一部分是會繼續向上科考,追尋會試入闈的舉子。

縣城小地方到底是不能和京都繁華之地相比的,那些個地方舉子遍布且年紀不大,十六七中舉的雲集,但那終歸是家學淵源耳濡目染,中舉後又繼續聽講學是因家中有此條件,不必那麽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小地方考到舉子的學生大抵年紀都不小了,父母辛苦供養到這個年紀也是該享福的時候了,為此縣城的舉子都會成親養家延綿子嗣,放在學業上的心思是全然不能像昔時那般的多了。

“你此後是如何打算的?”

方俞道:“學生還是打算繼續會試。”

雖也要養家,但是他還沒多少壓力。一則是他不像其他同窗一般三妻四妾,他只有一個老婆且沒有兒子女兒,近兩年還要不了孩子,二則家裏有產業,進賬不說大富大貴,但也吃喝不愁。

“如此甚好。”張夫子道:“那你除了讀書以外便沒想過要做別的?”

“除卻家事以外,倒是未曾安排。”

張夫子聞言一喜:“既如此不妨留在書院做夫子可好?前陣子院長同老夫談及此事,讓老夫來問問你的意見。”

怕人不答應,他還道:“院長說薪酬待遇都好商量,學生多少也由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