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7章 態度

三國演義中,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天下皆知,嶽鐘琪同高進雖不是曹操也不是劉備,但在這個時代中,他們兩人同樣可以稱得上英雄。如今對面而坐,以茶代酒,倒有幾分古之意韻。

雖然他們今日是頭一回見面,同時各自所處的陣營也不同,不過雙方卻沒有絲毫的生疏感,高進主動為嶽鐘琪沏茶,嶽鐘琪也坦然受之,就著面前的這壺茶如同老朋友一般談笑風生。

兩人皆是領兵之人,又帶兵打了這麽多年的仗,說話間自然會提到軍事方面。高進好奇地詢問當年嶽鐘琪由甘肅而出直入四川,隨後直接截斷川中義軍的戰術,從而一下子使得原本占據全川的白蓮教陷入困境,最終無法首尾相顧,丟失了川中地盤。

聽到如此詢問,嶽鐘琪倒是笑了,也不隱瞞當即就坦然講了講,他實話告訴高進,自己其實當初出兵並沒有十足把握,而且入川後南下如果不是因為天時地利再加川中地方力量支持的話,恐怕根本就打不開局面。

“其實當年孤軍深入實是行險,尤其是沿江而下之時,川中各部只需在幾處攔截,我所率之部根本就不可能抵達蒼溪,以斷川北要道。再者,就算我部占住蒼溪,如果川中各部有統一指揮,主將穩住陣腳率軍毅然反撲的話,我也未有十足把握取勝,更不用講後來的逐一擊破義軍各部,終獲全勝的結果了……”

嶽鐘琪講述著,隨後用指沾著茶水在桌上寫寫畫畫,對坐著的高進目不轉睛地看著,時不時問一些當時的情況,神色中卻沒有半分不悅,要知道當年在四川的白蓮教是王致清的部下,也是因為嶽鐘琪奇兵而出,把本是大後方的四川生生從王致清的手裏奪去,從而導致已經出川的王致清在河南進退兩難,最終舉棋不定導致大敗。

無論是從王玲兒或者王婉兒論,又或者以高進目前的身份而論,現在的白蓮教已經是高進為主。按理說嶽鐘琪當年以清軍將領的身份為滿清奪回全川,對於白蓮教可以說的上是深仇大恨,更是直接終結了王致清原本逐鹿中原的野心。

可是高進卻沒有絲毫不快之色,反而有些興致勃勃,更對一些細節同嶽鐘琪討論許久,由衷贊嘆對方膽大心細,用兵如神。

嶽鐘琪自然也詢問了高進當年的幾場重要戰役,尤其是高進剛接手袁奇部的時候,那時的高進領著是一群殘兵敗將,隊伍士氣低落到極點,如果不是高進當時果斷轉戰,依靠地形用清軍周旋,從而跳出了清軍包圍圈,隨後又借王致清在川中起事的機會重振旗鼓,一舉恢復了當年袁奇的實力。

對此,高進倒也不隱瞞,笑著講了講當時的謀劃,並且坦然告知自己那時候也是無奈之舉。至於後來營救王致清部的舉動,也是因為高進有恩報恩,畢竟當年王致清拉了他一把,如果沒有王致清的話,恐怕高進也不會有後來的聲勢。

“侯爺後來接任其部也是因為如此原因?可是這麽一來雖成全了侯爺忠義之名,但卻為侯爺帶來莫大麻煩啊!”聽到此,嶽鐘琪望著高進,有些感慨道。

高進淡淡一笑:“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然有所失。白蓮義軍於我有恩,我高進雖不能稱之為大丈夫,但有恩必報的道理還是懂的。何況,自王致清嫁女於我時起,我就同白蓮一脈有著割舍不斷的關系,再者以我現在的身份,哪裏又能獨善其身?這實非我願也。”

“侯爺大義,我以茶代酒敬侯爺一杯!”嶽鐘琪端起面前的茶盞,目光中帶著欽佩的神色。

高進笑著也舉盞,兩人如好友一般輕輕一碰,同時一飲而盡。

放下茶盞,雙方雖然依舊不在同一陣營,但明顯比最初親近了許多。同時嶽鐘琪心中也想起了當初朱怡成對高進的評論,心中也不僅有些感慨。假如高進當年能夠歸順大明的話,那麽如今以其身份地位絕不在自己之下,而且以高進的為人和韜略更能同自己成為極好的朋友。

但現在,雖然心中欣賞,可嶽鐘琪卻清楚的知道雙方是敵非友,除非高進能夠拋下所在乎的一切向大明稱臣,但是高進會這麽做麽?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對於這點高進在剛才的話中已經明顯表露了這個意思。更何況如果高進這麽做的話,他也不是高進了,早在當年袁奇死後就可以直接投靠大明,又何必苦苦支持到如今呢?

“對於如今局勢,不知侯爺如何看待?”沉嚀片刻,嶽鐘琪換了個話題。

高進淡淡一笑道:“滿清已猶如冢中枯骨,時日無多爾。或許在關外和西邊依能續命些日子,但依我看來卻是垂死掙紮。宋王已投大明,廣西、貴州之局可以說大勢已定,至於雲南那邊只需大明穩住西南兩省,隨後揮軍西進,貝和諾等人必不可擋其鋒芒。而天下其他勢力皆煙消雲散,大明擁有四海已成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