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爆款的第17天(下章(第2/3頁)

只有完成了初步磨合,對各自的能力、審美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裴殊才會考慮再進行後續更大型的遊戲內容開發制作。

審慎推進,這是裴殊原本就做好的準備。

而這樣的情況下,工作室所需要的第一筆資金實際上也並不算太高,有個50萬的投資已經足夠富余了。

當然,這只能說是先期投資,如果後續要繼續制作較復雜的遊戲,而工作室的第一款遊戲回籠資金的效率不理想的話,很有可能會需要第二筆追加投資。

裴殊考慮到這樣的情況,綜合開出了80萬的投資總額請求,同時承諾未來1年內至少完成1款可以在寰宇集團中評級為B+的上線遊戲。

所謂寰宇集團內部評級為B+的上線遊戲,倒並不只是大制作。

寰宇內部除了極星工作室之外,還有多達上百個的工作室,但整個集團對於工作室的遊戲都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這個評判標準在上線前基本上是以遊戲美術、遊戲類型、遊戲題材、遊戲劇情、玩法、創新點為標準進行的評判,而在外部的另外一個評判標準則包含遊戲玩家日活躍值、充值比例、次日留存量、三日留存量和七日留存率等對應數值。

一款評級達到B+的遊戲,在運營推廣等都理想的情況下,上線當天的日充值額度就有可能達到20w以上量級,哪怕這其中有平台抽成和各類營銷推廣費用以及制作成本,但只要遊戲成功,回本實際上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甚至有可能賺得盆滿缽滿。

裴殊敢於這麽對黎楚越說,實際上對於自己的規劃以及遊戲方向、內容也已經有了一定的預估。

將這些內容介紹完之後,裴殊看向黎楚越。

在裴殊講解這些內容的過程中,黎楚越確實沒有糊弄裴殊,他認真地聽完了裴殊的全部介紹內容,同時針對他並不了解的點提出了問題。

“你的月均開發成本預算是多少?”

“第一款遊戲預計多長時間能夠制作完成?”

“第一款遊戲的方向有做過市場調查嗎?是符合市場大眾向審美的項目?目標受眾是?”

“這些內容有可以佐證的數據嗎?”

……

雖然不論裴殊說什麽,黎楚越都會打算注資,但黎楚越也知道,如果他當真是這樣的態度,那裴殊一定會用他的能力全力推進開發進度爭取盡可能早地將錢還給他。

黎楚越可不打算這樣,他希望的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可以看著裴殊做他喜歡的遊戲,可以跟裴殊一起將這個工作室培育壯大。

這個工作室會像是他和裴殊之間一個牽系了兩人關系的橋梁。

在裴殊逐一回答了黎楚越全部的問題之後,黎楚越又再詢問了一些細節,最後拍板答應了投資。

“這筆投資不會以黎氏集團的名義投出,只會是我個人的注資。”黎楚越指了指自己,笑嘻嘻道:“所以接下來,我就是裴裴你的金主啦!”

裴殊笑了起來:“好的金主弟弟,謝謝金主弟弟!”

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裏,裴殊以個人名義注冊了一家名為“不輸”的遊戲制作工作室,然後又由黎楚越的助理陸友整理了合同,在某個周末和黎楚越正式簽訂了注資合同。

工作室就緒。

投資就緒。

資金就緒。

等裴殊忙完了這一圈之後,他才忽然記起,自己現在還是個光杆司令。

思及這裏,裴殊想起了自己私信裏的蔣子業小朋友。

這一兩周的時間,蔣子業的《被偷走的人生》已經從原本京市理工科技大學的範圍傳播到了幾乎全國的高校,同時業內遊戲論壇上也有相關的討論,熱度不低。

雖然蔣子業確實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是絕大多數人卻也已經不再將他看做‘抄襲者’,而是更願意相信他的清白和遭遇。

原本幾乎是人人喊打的蔣子業,也終於重新出現在了京市理工科技大學的課堂上,準備完成他最後的畢設和考試。

裴殊想了想,在WG平台上給蔣子業留下了自己的微信賬號,準備約他聊一聊,看看這個年輕的天才遊戲人願不願意屈尊加入他的小工作室。

這段時間裴殊也在思考,如果不僅僅是他,還有更多因為林成的重生和系統跌落塵埃的‘炮灰’匯聚在一起,那麽林成在他們這些‘炮灰’的沖擊下,還能夠永遠保持高高在上嗎?

那些或許已經存在系統裏的經典遊戲策劃案,就一定比他們這些真正的遊戲人所做出來的東西要更好更適合市場嗎?

從林成之前緊張可笑的辯駁發言之後,裴殊隱隱覺得,已經抓到了一條對抗‘主角’和劇情意志的線索。

想到這裏,裴殊手機微微一震——新的聯系人請求添加好友。

是蔣子業。

如果有一天,‘主角’不斷地被‘炮灰’擊潰,那麽主角還能繼續做他的‘爽文’主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