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收益喜人(第2/3頁)

她一路開著車到魯省,按照先前得到的消息,徑直往某個西瓜產量極高的城市開去。

剛到了這個城市裏,她就感覺到了這裏火熱的西瓜市場。

別的不說,零售價就遠遠要比杭城要低。

她之前幾乎做了大半年的西瓜生意,對西瓜的品種了解比較多,這裏的西瓜品種甚至比她去年買的那批西瓜還要好。

而且一路走過去,遇到的幾乎都是好西瓜,反而很難挑出品種不好的西瓜。

這一點,不管是跟她去年買西瓜,還是跟她今年去東省挑荔枝時的情況,都截然不同。

同樣是食物,西瓜跟雞蛋相比,對普通人家來說,需求量會小很多,但既然是食物,就會消耗,不是說今年買了明年就不買。

只要想吃,就會花錢購買。

但在這裏,西瓜的市場存在供應量大於需求量的情況,甚至在外頭的市場裏,西瓜的售價都能達到一毛出頭,跟杭城兩毛五一斤的西瓜相比,價格差了近一倍。

可想而知采摘批發價是個什麽情況。

林念在這個大市場裏逛了幾圈,就開始四處采購西瓜了。

不出她所料,這裏的西瓜價格比她想象中還要便宜不少,她甚至還聽到有人跟瓜農砍價,試圖將西瓜的價格壓到6分錢、5分錢一斤。

國內市場龐大,從外向內,越到內陸城市,發展越慢,經濟水平薄弱,普遍的工資水平也要低上不少。

再加上魯省作為西瓜大省,即便西瓜相較於荔枝來說,要更容易存儲,可路上依然會存在損耗。

天氣炎熱,貨車車廂裏的溫度也會更高,不去額外處理車廂溫度的情況下,裏面的溫度甚至能達到三四十度。

再容易存儲的西瓜在這樣的高溫下,也受不住。

更何況如果是熟透的西瓜,還會存在路上爆裂的情況,就更容易壞了。

不過林念對這些倒不是很在意,不管是之前挑荔枝,還是現在挑西瓜,她在意的就只是這些東西本身的口感,至於價格方面,6分、7分還是8分對她來說問題不大。

但是對那些瓜農來說,這一筆收入估計就是一整年的主要收入,哪怕只是一分兩分的差距,對他們的生活也會帶去很大的影響。

西瓜挑起來比荔枝容易多了,且一個西瓜就有十來斤重,林念開著車一路往西瓜的種植區過去,路上遇著好西瓜就停下來,直接叫瓜農摘下來給她。

幾乎每到一個地方,她都能買上不少,遇著好的,一口氣買上上千斤也不是沒有。

價格方面,她也沒有去壓價,最終以價格8分錢一斤收購。

去年收購西瓜,她一周就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再加上挑選西瓜還要耗費一些時間,每天都能收購不少西瓜。

今年她直接到了這樣的豐收地,一眼看去都是好西瓜,完全不需要仔細去挑選,反正到了叫人摘就是。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收,平均每天她都能收到幾萬斤西瓜,存款余額一點點花出去,好不容易空下來的倉庫又一次被貨物堆滿。

她來這裏就估算過大概要買多少西瓜,按照去年的情況,今年買個50萬斤西瓜也差不多,但實際情況是她在這裏見到的西瓜實在是太好了,買著買著,不小心就買超了,到最後她總共買了60萬斤西瓜。

跟去年的數量相比,多了20萬斤。

到了這個數量,就算這裏的西瓜再好,她也沒有繼續再買下去,這要是再多一些,估計就算她賣到明年夏天,也賣不完。

這些西瓜每斤的價格是8分錢,總共支出4萬8千元。

跟荔枝相比,西瓜的價格真的是便宜到叫人忍不住感慨,特別是林念剛剛賣了一個多月昂貴的荔枝,這會兒回到西瓜生意上,一時間還沒辦法完全回神。

要知道,之前她去東省批發荔枝,18萬斤的荔枝總共花費近33萬塊,而這會兒,60萬斤的西瓜,不過支出4萬8千塊,算起來,不過是荔枝的一個零頭而已。

饒是林念早已不是第一天做這樁生意,也依然為此感到驚嘆。

誰能想到,水果和水果的差距,竟然也能這麽大。

西瓜收購結束之後,她沒有在魯省停留太久,而是開車往杭城走去。

回去的路上,她也會偶爾遇到路邊有在賣西瓜的,基本都是挑著自己的西瓜出來賣,旁邊也能看到來往的行人購買西瓜,還有討價還價的聲音。

也有人跟她一樣開著車出來批發西瓜,打算運到別的城市去賣。

如今的時間已經到了八月下旬,再過幾天,就到了學校該開學的日子。

林念帶著一倉庫的西瓜,想著過去兩個月的收獲,心裏十分滿足,連帶著開車的時候也忍不住面帶笑意。

到了住處,她停車的時候,順便將一早就買好的電視機、洗衣機放出來,又騰出來十幾個大西瓜,以及一些耐存儲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