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傾囊而動(第2/2頁)

畢竟這年頭要能一口氣拿出幾千塊的人並不算多。

總結就是這荔枝生意,雖然高利潤,同時也是高風險的生意,做不做這個生意,靠的是能力,同時也是魄力。

而這些風險,林念都不需要承擔。

說的更誇張一點,這門生意在她這裏,簡直就是高收益、零風險。

甚至實際換算一下,這荔枝生意的利潤還要遠遠高於反季西瓜。

想清楚這一點,林念再沒有猶豫,後面的幾天時間,幾乎是每天一早就跑出去買荔枝,原先選定的幾個點跑了一圈之後,她又按照線路重新走了第二圈。

第二回 過去,那些荔農對她有些印象,知道她給錢實在,還不會討價還價,恨不得將家裏種著的荔枝全部賣給她。

但就算林念願意等,就算這些荔農家裏出動了七大姑八大姨,她能帶走的荔枝也就那麽一些。

至少表面看來是這樣。

偶爾也會有人跟她搭話,詢問她一口氣購買那麽多荔枝,有沒有想好銷路,大概是有心思想要幫忙“牽線”。

這倒不是單純好心。

這個年代貨車貴,做生意的人卻不少,可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貨車,偌大的東省,賣荔枝的生意人可不少,而他們要荔枝,都得從拉貨的人手裏拿。

這當中一轉手,誰賺多少心裏都有個數,車子真是自己的那些人,在這門生意上賺的可不少。

林念自己開著車過來,出手又大方,要就要一車荔枝,也不怕賣不出去,真要是能搭上線扯上關系,那也是一條路子。

只可惜林念的志向並不在東省,旁人來問,她權當不知道,只說是替人來收荔枝的,至於是什麽人,這些荔枝又要賣去哪裏,她是一概不知。

以她的年紀來說這些話並不算突兀,有的時候就連林念自己,都覺得她不像是個當老板的料,她就是因著身帶隨身倉庫,順便做一些小買賣而已。

雞蛋也好、西瓜也好,還是現在的荔枝,她的依靠跟別人不一樣,走的路自然也跟別人不一樣,真要細究起來,她肯定沒有人家正經做生意的人會動腦子。

她在東省整整待了八天時間,幾乎跑遍了東省盛產荔枝的地方。

每天晚上她住的旅館都不一樣,但不管什麽時候收完荔枝,她都要找一個相對熱鬧的地方,找一個不大不小的旅館住下,等到第二天一早,她再開車出去。

這段時間,她的收獲可以算是極其豐厚,是外人完全想象不到的豐厚。

第一天她人生地不熟,一邊走一邊看,總共收了7535斤荔枝。

到了第二天,她已經確定要做大這個荔枝生意,早早就離開了旅館,途中甚至都沒有停留太久,而是直直地沖著她一早就挑中的那幾個地方過去,一整天下來,她足足收了12534斤荔枝。

後面幾天她收的荔枝數量有所回落,但整體收獲依然不錯,趁著如今荔枝的產量高,她手頭花出去的錢幾乎如同流水一般。

等到第八天回來的時候,她將前面幾天收的荔枝數量全部加起來,最終結果是她總共收了65865斤荔枝。

花費118557元。

這要是按照之前的算法,這就相當於她四舍五入花了足足12萬的存款,買了6萬5千斤荔枝。

雖然她知道自己這幾天到處收荔枝,存放著她的存款余額的竹筐裏的錢也在一點點減少,但這些都沒有實際算出的這筆賬來的清晰明了。

甚至直到算清賬目的那一刻,她的心還在砰砰直跳。

她之前也不是沒有攢過這麽多庫存,但沒有像現在這樣,一次性砸下去這麽多錢,還囤了一倉庫的荔枝。

荔枝囤得多,還得考慮賣出去的問題,她打算先去滬市,等滬市賣的差不多了再去京市。

荔枝在六七月份產量最高,如今七月初,正是荔枝口味最好的時候,市面上的荔枝品種十分豐富。

到了七月下旬到八月,雖然也有荔枝上市,但相較於現在來說,還是少了許多。

她要賣荔枝,也要買荔枝,在這個時候采購是最為劃算的,要是這次去賣荔枝的情況好,或許她可以再來一次。

要是賣的比較慢,她就只能一點點清空荔枝庫存,然後去買西瓜。

西瓜的季節主要在7月到9月之間,比荔枝的季節稍晚一些,等做完荔枝生意再去做西瓜生意,她的時間綽綽有余。

想完這些,林念拉起被子蓋在身上,認真閉上眼睛。

明天一早,她就開車離開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