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魚價市場(第2/3頁)

“行,”周東風沒什麽想法,以為是林念好奇村裏的情況,“反正一時半刻還不能抓魚,得等我們都談好了,才會清魚塘裏的水,我們估計得傍晚才能回去,你自己去逛逛吧。”

林念連忙點頭。

她雖然不想插手周東風的事,但也不願意聽周東風跟對方壓價,她真覺得自己不太是做生意的料。

這麽想著,她也開始四處走,倒是沒有走遠,只是走一會兒就會跟熱情的村民們聊聊天。

村裏人說方言居多,林念是本省人,老家離杭城不遠,前世的十年也都是在這附近生活的,村民的方言基本都能聽懂。

她倒主要講的是普通話,所幸村民們在普通話這塊的水平跟她差不多,能聽懂但不太會,這樣一來,兩邊的交流倒是順利。

在跟村民的交談過程中,她也知道了一些事,比如說現在村子裏的條件越來越好,還有一些人家嘗試著自己種蔬菜,可種出來的菜基本都是自家吃的,也不是不想賣,只是沒人要。

畢竟村民自己種的菜少,那些大量采購的,都直接跟大的種植承包戶買了,小家小戶的,收起來太費勁,還不能保證質量。

再有就是肉類的購買,村子裏基本上只有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買到肉。

所以這魚塘裏的魚,他們也打算買一點,就算這時候吃不到,做成腌魚到過年的時候也是一道大菜。

還有就是買東西也不方便,雖然這附近也有供銷社,但供銷社裏的東西主要是日常用的柴米油鹽等,別的東西很少見。

“就是,現在的供銷社越開越小了,我想買條毛巾都買不到,我家的毛巾都破的不成樣子了,我就想過年的時候用兩條新毛巾。”

“去城裏頭買唄。”

“那多費勁啊,還得去鎮上再坐公交車,花好多錢呢,那毛巾才多少錢一條?”

“也是。”

林念聽著,心裏閃過一些想法,開口問道:“供銷社毛巾多少錢一條啊?”

“兩毛五、三毛的都有。”

“還有貴的呢,就那種特厚實的毛巾,五毛錢一條呢。”

“買那麽貴的毛巾做什麽?家裏那麽有錢呢?”

這話一出,立刻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大家也都認為太貴的毛巾確實不值當。

林念也跟著笑了。

她突然發現,這時候城裏的物資雖然多了,但農村的物資還處於不豐富的狀態,雖然很多東西在農村裏也賣不出價,但跟批發市場的價格比,還是存在差價的。

主要的問題還是交通不方便。

她如果要到這附近來賣東西,就只能先坐公交車到鎮上,然後再徒步走到村子裏來,這一來一去,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可能就要大半天。

這事現在還沒有一個章程,她只能先把事情壓在心底,繼續跟大家聊天。

中午時分,林念見魚塘那邊開始抽水,跟村民們說了一聲,轉頭往周東風在的方向走去。

“小林,我正打算叫你了,先去吃飯吧,等吃完飯,下午可有的你忙。”周東風跟林念打招呼。

林念點頭,跟著周東風一起去了魚塘承包人家裏吃飯。

吃飯的時候,這家的小孩都眼巴巴在旁邊看著,顯然今天的菜色要比平時豐盛不少。

不過作為客人,又是跟著來搬東西的客人,她實在是沒有說話的空間。

吃飯的時候,兩邊都沒有談價格的事,一直到吃完飯之後,林念才知道魚塘裏那些魚的價格,一斤魚6毛錢。

而現在城裏頭的零售魚價格,在一斤魚一塊到一塊二左右,不同的魚價格也不太一樣。

林念想了想,這個價格跟一套內衣的價格批發報價一個數。

“周經理,以後要是有機會,可還來我們這裏買魚啊。”魚塘承包人笑呵呵說道,似乎並沒有壓價而不滿。

“當然,有機會一定還來。”周東風笑著跟對方握手。

林念看著兩人的互動,眨了眨眼睛。

等到魚塘的水抽幹之後,大家也開始下魚塘抓魚。

周東風一口氣要了一千斤的魚,另外來的人,都開了更大的車,一家要了兩千斤,一家要了三千斤。

車子後頭貨箱裏有水,但也不能久放,畢竟貨箱裏的水是死水,時間一長,裏頭的魚也會死,真要是死的透透的,到時候就不好賣了。

魚全部裝好之後,周東風立即開車回去,而且是直接驅車去了批發市場。

在批發市場,林念將車裏的魚一盆盆舀出來,倒在批發市場騰空的魚塘裏。

這次周東風沒來得及讓林念離開,林念也有機會聽到了他跟批發市場的人的交談。

這一批魚,還活著的,以8毛錢一斤的價格賣給批發市場,死了的,因為還算新鮮,立刻冷凍也能保證魚肉的鮮嫩,所以以5毛5分錢一斤的價格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