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掙紮》這部電影一上映,不過幾天,就如同《紅色理想》火遍了全國。

林夏走在校園裏聽到的都是討論劇情的聲音。

大家各抒己見,林夏想,如果現在有網絡有手機,這部電影各種觀後感小作文會充滿整個電影評分區。

每個人看完電影後,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想法不同就會產生爭論。

但是音樂大學,除了討論劇情,討論最多的還是電影的各種音樂。

林夏的名字就被打在電影上,她在學校一下子成了紅人。

作詞兼演唱者,這是一個才大二的學生,已經成了大家膜拜的存在。

林夏上課的時候發現,她們教室外經常圍著很多不認識的人。

特別她的位置,她感受到很多目光,嫉妒的、羨慕的、崇拜的。

林夏一看過去,那些看她的人就會把眼睛轉開,等她目光移開,就再看過來。

還好林夏習慣了這樣的目光,倒也沒給她帶來太大的麻煩。

而且她也知道,這種熱度很快就會降下去。

張瑞嚴老師用手提著講義的一角進來,看到外面那麽多學生,他嚴肅的臉上露出來些疑惑。

“今天怎麽回事?什麽時候我的課這麽受歡迎了?”

他把講義放在講桌上,把四周那些人看了一圈,林夏在她眼裏居然看到了欣慰。

這可是誤會大了,林夏把書拿起來,擋住了自己的臉。

方芝完全沒看懂張瑞嚴的眼神,立馬邀功地說:“老師,那些學生不是聽課的,是來看林夏的。”

“對!老師,你不知道……”

大家七嘴八舌和張瑞嚴說起來林夏為什麽受圍觀這事。

張瑞嚴沒有生氣,臉上的表情反倒是放松了不少,林夏一直看著他,還看到他笑了一下。

“原來咱們班出了個小紅人。這麽優秀的歌,其實我也聽過了,林夏。”

林夏條件反射站了起來,望向講台上的張瑞嚴。

“你來把這首歌給大家唱一遍,大家認真聽。”

林夏不明白張瑞嚴的意思,但還是照做。

大家不是第一次聽林夏唱歌了,但是每聽一次,就是一次聽覺的盛宴。

林夏的歌聲有一股奇妙的能力,總能帶著他們進入歌裏,去感受歌曲裏的悲歡離合。

她唱完,不管教室外還是教室內,立馬響起了能掀掉屋頂的鼓掌聲。

“真是一首美妙的音樂,林夏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精彩的表演。想必大家聽完歌曲,都有了想法。現在……”

說著張瑞嚴擡手看了一眼手表說:“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互相討論,等會兒我來提問你們對於歌曲的感受。”

張瑞嚴說完,林夏正想問,她還用不用說感想。

張瑞嚴開口加了一句說:“林夏就不用了寫了。”

林夏擡頭和張瑞嚴對視了一眼,笑了下,低頭去看書。

這堂課就成了林夏寫的這首歌曲的分析課。大家上的也很開心。

林夏出去的時候,還被一群學生圍著問她的想法和她的歌有沒有對上,她寫歌時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

林夏沒有明確說想法的對錯,只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審美,這種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林夏在學校的熱度隨著電影的一直放映,居高不下。

她走在校園裏都會感受到四面八方的注視。後來她漸漸就習慣了,跟著自己的節奏,該幹嘛幹嘛。

***

兩年後的初夏。

“林夏,往中間來,好,停。”

“來,一起看鏡頭。”

“哢嚓。”

照片定格在圖書館前的台階上,一群二十多歲、還青春洋溢的人畢了業。

林夏這這一屆還沒有畢業,她是和上一屆的學姐學長一起拍的畢業照。

這是輔導員安排的。

龔越和方英秀站在拍照前的空地上,臉上帶著如出一轍的笑容看著林夏。

一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模樣。

林夏從上面下來,龔越把手中拿著的鮮花送了過去。

“夏夏,恭喜畢業。”

林夏心情很好地接過來。

其實畢業送鮮花這個在這時候並不流行,是林夏和龔越偶然說話的時候提起來的。

她都沒放在心上,誰知道龔越一直記得,在她畢業這天提前準備好了一束花給她。

林夏低頭在花輕嗅一下,鮮花的馨香撲鼻而來,應該是剛采摘下來的。

“娘,你們怎麽一起來了?”

方英秀走上前去,給林夏整理了下衣領,看著自己的女兒,眼裏都是驕傲。

“是小越過來說,你畢業的時候肯定希望我能看到,他就帶我過來了。”

方英秀說起這話時,對龔越是十二分的滿意。

自從發現了林夏和龔越的戀情後,方英秀從一開始的非常反對,到後面態度一點點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