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陰溝裏翻船

任何歷史其實都是當代史,人類文明的世界,所有的歷史,也都是一個無限的輪回。

就比如說,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這個戰略是漂亮國最先提出來的,漂亮國也執行過這個國策。

當然,全旭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看得更為清楚。

擴張,特別是以武力擴張,不僅僅需要強大的武力保證,還需要長期可持續的治理。

因為不擅長治理,再強大的國土也會丟失。

就像英國,在最強大的時候,英國成立了世界上日不落帝國,可是隨著英國的衰弱,各地的殖民地在迅速獨立。

很多人都認為,大英帝國不行了,英國成了一個笑話。

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大英帝國采取了同化教育,培養自己的文化認同,縱然英國的軍事實力在迅速衰弱,可是事實上,英國的影響力還是巨大的。

比如說,加拿大的國王是誰?

答案是伊麗莎白女王。

澳大利亞的國王是誰?

還是伊麗莎白。

大英帝國雖然失敗了日不落帝國,卻成立了英聯邦,英聯邦共有四十八個成員國,擁有統一的外交、經濟共享、軍事交流等方面的交流。

英國為什麽說脫歐,就可以迅速脫歐?

這是因為英國是有底氣的,英語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通用語言。

可是,中國的國情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的崛起,也是因為英國的政策問題,海盜只要開疆列土,為帝國做出貢,就可以封為騎士、爵士,享受貴族的身份。

這樣的制度,也引起了英國各界人士的集體狂熱,全旭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威望,封除封建制度。

可是,這樣一旦就會降低大明武將的建功立業熱情,所以,全旭一直沒有廢除封建制度,他決定在海外封自己的功臣。

雖然勛貴在本土沒有特權,但是到了自己的封地,那就可以享受特權,與朱氏大明一樣的特權。

在自己的封地,稅收是可以自己設定,你就算想欺負人,那也可以欺負人。

全旭決定讓自己的功臣,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享受天倫之樂。

那些土地已經封給他們了,朝廷只留下外交和軍事駐軍的權力,連稅收都不收,只需要他們承擔駐軍的費用問題。

自己的封地,才會用心來建設。

建立類似於大英帝國那種日不落帝國,中央集權的方式統治有些不現實。

正所謂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需要一步一步來。

從分封到統一,這是一步避不可少的過程,像海外領土,大臣都是流官,他們大部分都會得過且過,保證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平安混過任期。

雖然說,後世中國經濟實力已經上升到世界第二,這其實並不恰當,第二,並不是中國,而是大英聯邦,人家才是老二。其次是中國。第四是歐盟。

當年周天子分封諸侯,就涉及了一個治理的問題,因為諸侯會注意自己利益,所以才會用心治理,只要時機成熟,秦朝就可以完成了第一次統一。

大英帝國在各地興建教育,采取精英教育,可以引流殖民地的精英階層,前往英國接受教育,最後回到殖民地,進入統治階層。

這一套說是英國的制度,其實是錯誤的。

中國歷史上早就這麽玩了。

在後世,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會引起爭議,那就是中華文明,為什麽沒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樣消失?

這個問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最根本的問題是,就是中華文明的統一價值觀。

統一深入了人心。

全旭希望用分封海外,占據世界最繁華,最富饒的戰略要地,通過勛貴的經營,獲得初步的統治基礎。

第九師駐地,第九師的少將師長喬孟恩剛剛忙完一天的工作,正準備躺下來休息,他麾下的六個旅長,三十六個團長、參謀長等將領就來到喬孟恩的大帳。

“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我們聽說,陛下準備把我們封爵?”

“封爵?”

喬孟恩指著一名團長道:“你一個小小的少校團長,還想著封爵?”

那名團長尷尬的笑了笑,不再說話。

他是被當槍了。

喬孟恩道:“你們不要著急,可以肯定,這事並不是謠言,三天之後,本將軍將回前往京城,參加政務院的專項工作會議,這個專項會議,就是商量此事!”

團長會不會封爵,其實喬孟恩不知道,但是像他這樣從小跟著全旭,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將領,至少一個爵位是少不了的。

區別就是公爵還是侯爵,或者是伯爵。

同時,文官對於此事也非常熱情。

能夠進入內閣的文官,也在封爵之列,能夠封爵的武官,則是旅級級別的將領。